商务部公布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为14446吨,与2010年第一批配额相比下降11.4%。配额安排主要依据各企业2008年—2010年1-10月份的出口实绩。为体现向生产企业倾斜的原则,配额安排适当参考生产企业2009年度出口供货量。
点评:
我国是稀土资源拥有、生产与出口大国,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年生产、出口环节出现许多混乱、无序的现象。2011年首批出口配额相比下降的安排,尽管目前尚无法判断全年配额是否会大幅下降,但根据该公告,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到相关部门希望控制稀土大量、无序生产与出口的一种意图。
我国稀土产业正常发展受制两个困境:
首先,由于稀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尖端科技领域,且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因其很容易成为各国进行争夺的“战略物资”,但我国在国际市场并无占优的价格控制权,与自身拥有、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其次,稀土因稀少、贵重且分布分散,其开采相对较为困难,容易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因而对开采的要求较高,在这方面,我国因行业管理无序等方面的原因,稀土开采呈现出规模分散、浪费与污染严重等各种问题。
上述两个方面成为近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大力进行规范整顿的重点,政策举措首先从规范与治理无序生产与出口这一表象特征入手。而在投资方面,我国首度削减出口配额向国际传达的出口数量收缩的信号,在国际经济持续步入苏复的背景下,这一信号导向的作用将可能促使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
在配额降低之外,各种信息显示,明年我们国在稀土开采、冶炼与进出口方面的措施也将会继续收紧。 2011年稀土金属矿出口暂定税率为15%,稀土金属钕的出口暂定税率将从15%提高至25%。显然,在需求增长之外,出口成本上涨将成为推升国际价格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