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炒房,房产投资的疯狂末路


  暴富神话诱惑下的全民炒房运动,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究竟谁会是最后一个?商家疯狂?因为畏惧,畏惧二次调控,后市有变数;买家疯狂?同样因为畏惧,畏惧越调控,楼价越涨!回顾往昔,追求“一夜暴富”的市民对于“炒楼花”、“内部认购”、“摇房号”等一个个特有名词的追逐,更是全民炒房时代的真实写照。全民炒房时代,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大,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只要是有闲置资金的人,首先想到的投资方向就是炒房。问身边的朋友,针对如果有100万元,明年该做什么的提问时,80%的人回答买房。

  2010年底最热的大片不是《让子 弹飞》而是让房价飞,大片更不是不在电影院上演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由购房者、看楼客与卖房者倾情出演,明星阵容强大,群众演员众多,内容跌宕起伏:有广州亚运城的疯狂而导致的城市主干道交通瘫痪;有新盘抢先出货而造成的建筑工断档;更有六旬阿姨胆战心惊地做下平生最大胆的一件事:单凭看图纸就掏出百万元买下一套房……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2010年底的黄金月内。

  一次调控一现昙花,二次调控昙花一现!南京河西即将整体迈进3万,珠江镇也将1万5,南京南站百家湖地板2万,江宁大学城1万,仙林1万7了,这楼市不是疯了,就是某些调控疯了!让人不得不反思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甚至过热,还是中国经济从本次全球经济衰退中脱颖而出。虽然房价上涨的危害大家也已经清楚了,但开发商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总是鼓吹说房价还要涨,还要涨20年,永远涨下去。

  从投资者和房地产从业者的分析来看,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会支撑房价的上涨,他们热衷于房价上涨带来的投资利益;从政府层面来看,房价的继续上涨刺激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GDP拉动效应,都令政府不肯打压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所以,站在决策者的立场,只要在社会承受的范围内,他们能够且愿意接受房价上涨的各种社会损益及其现实。被寄予厚望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触及全民关注的房地产泡沫问题,而是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房地产热提供了持续的政策想象空间。

  上帝让其死亡,必先让其疯狂!值得全体中国人深思的是,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产品,房地产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公众最重要的投资工具,“全民炒房”态势已经显露。由于投资获利的层层加码,当前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房价水平,相对于当地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超乎想象的高度。很多地方的房价与家庭收入之比目前已经超过了30倍,房价与租金(年)之比则超过了50倍;在上海的中心区,不少楼盘的单价超过10万元人民币,超过了当前东京核心区的住宅价格,而上海的单位土地产出不到东京的1/20。南京难道也将是下一个迈入单价10万的城市不成?

  投资心态再起,浮躁氛围弥漫,甚至比2009年更为疯狂。食髓知味后,许多人是省吃俭用而将全副身家投进房市,期待赚另一个两百万元。巨大利润诱惑,让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开始进入恐慌性的购买中来。刚性需求的恐慌则是房价越来越高,再不买就买不到或终生再也买不起房子。投资性购买的恐慌则是,如果不及早出手投资,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而且晚半步购买,就会丧失赚取利润的机会。

  肯定,房市定与股市一样,当热度过了火,当局必定推出干预政策,届时热钱撤离,泡沫破裂,这些人的命运如何,大概很快见分晓。中国有一句古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是有代价的,更何况是充满争议的房地产政策。如果2011年中央政府继续实施有利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建议,房价的回落则来自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势必给中国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货币压力、通胀预期以及地方财政、银行利润等压力,决定了此次调控一旦放松,后果将会不堪设想。眼前的“疯狂”便是实例,“全民炒房”的大戏如果继续演绎下去,说明再投资房产到头了,疯狂末路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