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前世疗法的功能与奥秘 6
以象徵方式表达问题和需要 王溢嘉
目前在加州有一个「前世回忆及治疗学会」(Association for Past-Life Research and Therapies,简称APRT),在1992年年底时,会员约有700名。它虽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但成员良莠不齐,除了有合格的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外,更有占星家、灵媒、「新时代」(New Age)宗教性运动的信徒,甚至还有一个看门人。其品质相当令人怀疑,这主要是在加州从事催眠疗法根本不需要什么执照,纯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
极少数精神科医师或心理治疗师虽也会采行前世疗法,但并不像魏斯那样认为病人的前世回忆是真的。譬如纽约的一位心理治疗师欧本海(G.Oppenheim)就说,病人在催眠下的前世回忆是「有价值的资料,但也只对治疗有价值。你可以将它视为文学式或隐喻式的告白,它来自病人的潜意识,对病人来说,它有某种真实性;对治疗来说,也有某种真实性,因为它表达了病人的问题和需要」。
密苏里春田市的神经外科医师兼心理学家谢里(C.N.Shealy),也经常以前世疗法来治疗病人,而且认为疗效很好。但他说前世回忆只是真实生活的「镜中影像」,一个心理治疗师的职责是让病人下意识里的某些东西现形,而前世疗法正具有这种作用。他说:「前世回忆就像病人所创造出来的象徵性故事,它帮助病人对自己目前的问题获得某种领悟。说『1600年的唐璜做了什么』比说『1969年的我做了什么』容易得多,它可以摆脱责备和罪恶感。」
谢里曾举了一个他治疗过的病例:
某位因脊柱受伤而身体麻痹的妇人,为了想减轻剧烈的疼痛而来求诊。病人对造成她脊柱受伤的真正原因已失去记忆(也许是因为太痛苦了),但却认为那是她在帮丈夫清理枪枝时,不慎射伤自己所产生的意外。谢里在将她催眠后,病人回忆起她的一个前世:她说她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妻子安妮?波林(Anne Boleyn),而她对安妮的种种也做了相当令人信服
的描述:诸如她如何被关在伦敦塔,又如何在亨利八世的一声令下被斩首等等。
这些前世回忆当然有可能是来自病人过去的阅听经历,但令谢里感兴趣的是这个回忆其实是病人对造成自己残废真正原因———被丈夫射杀的一种隐喻式告白。在病人恢复清醒后,谢里即当面告诉病人,说这个前世回忆意味著她丈夫射杀了她,最少她的潜意识是这样认为的。在经过此一提醒后,病人立刻回忆起在一切变得空白(丧失记忆)之前,她跟丈夫曾有
过一番激烈的争吵。而在想起真正的创伤后,她那难忍的疼痛就消退了不少,最后还跟丈夫离婚了。
这个例子清楚地告诉我们,前世疗法的精髓与奥妙何在。
(本文收录於《前世今生的谜与惑》一书中,本书近日将在大陆出版上市,敬请期待)
好文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