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发展需要更多的移动MM平台


3G发展需要更多的移动MM平台

    我们经常听到美国大公司的创业者大都是辍学青年,比如比尔.盖茨,以及很多的互联网创业者。但是,我国这种情况并不多,不仅是辍学青年,即使是大学毕业生,要真正创业还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原因何在?在于我们缺少支持青年创业的平台。

    比尔.盖茨再优秀,他要创业,也要第一桶金,也需要产品研发支持,需要推广支持,需要自己活下来,他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利益于美国的天使投资机制,得到了第一笔资金,支撑他做出产品,寻找到市场机会。

我国其实现在投资者也不少了,不过众多的投资者,都是拿了钱,瞄着那些已经成长起来,已经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说白了,就是需要资金的人,很难得到资金,已经发展起来,资金不太是问题企业,反而是众多的资金趋之若鹜。

    事实上,没有使投资的机制和平台,中国永远不会有太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也难形成创新的平台与机制。

    最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对于我颇有启发,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的苏志宏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沉浸在代码堆里的典型的草根程序员,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他开发出来一个“来电通”应用,尽管在别人眼里这很了不起,但在中国市场,对于这样的一个应用,基本上只有死亡或被放弃两种结果。一方面苏志宏个人经济很力较差,不能建立起一个复杂的测试环境,不可能在很多不同的手机平台上进行测试,产品很难完善到商化程度,另一方面,对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而言,要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也是有很高的门槛,只在放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供人下载,下载的流量很小,知之甚少,这种情况拖延的较久之后,可能开发者本身就会失望和退缩,不可能再有信心,而产品本身也不会真的完善。我们大家也可以轻易地认为这些开发者的水平差,产品的商用化程度不高。

    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就无所可讲了。

    但转折点出现了,2009年,苏志宏发现了中国移动建立的移动MM平台,他把这个软件放到MM平台,凭借着产品本身的特点和移动MM强大的推广能力,短短两个月,“来电通”就得到了6万次的下载,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用户、更多的检验、更大的影响。

     事情发展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这个时候,中国移动启动了“Mobile Market百万青年创业计划”(以下Mobile Market简称MM)是以中国移动开发者社区和Mobile Market平台为核心,打造一套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自主创业的环境和机制,包括创业培训、创业认证、创业开发、现场见习、思想引导等活动,通过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手段,有效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准入门槛,共同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锻炼并最终实现创业梦想。

    而苏志宏也凭借着“来电通”这个产品的良好表现,拿到了7万元的奖金。而后他将“来电通”卖给了优视科技(UC web),据说交易价高达200万元。对于苏志宏来说,他不仅拿到了第一桶金,同时也得到了一份承认,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资金和平台,对于创业青年是一个鲤鱼跃龙门的跳台,我们缺乏的就是这样一个跳台,只要有了这样的跳台,就会更多的鲤鱼跳过去,获得他们自己的机会。

     应该说中国移动的“Mobile Market百万青年创业计划”和移动MM平台,是具有前瞻性,也是具有社会公益性,一个社会要发展,必须要有更多这样的企业,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体现出这样的价值,帮助更多年轻人,走出发展之路。希望在这样的计划中,我们能听到更多象苏志宏一样的故事。我相信,未来的移动手机网时代,将会创造出远比传统互联网更大市场和机会,也许有一天,会有一个创业者会从移动MM平台和创业计划,走向中国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