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0年11月,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召开了关于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座谈会。在会上,我做了如下发言,在此,将发言形成书面意见。会后,政法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对我所提的意见高度重视。到作为一名通过知识改变现存不合理制度的知识分子而言,我甚是感到欣慰!
关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与回复
首先,在适当范围内,进行研究生收费改革,取消公费、自费划分。现有的公费与自费划分是建立在考研分数基础上的,并不能很好地激励已经考入的在校研究生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按照财税理论,公费生是在用纳税人的钱进行学习,因此,学习对这部分公费生而言是一种义务,应当必须完成更好地科研任务和要求。现实是,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大多都比较清闲,甚至是荒废学业,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悲哀,从法理学看,是权利与义务不平衡的体现。当然,改革在现有的体制框架范围内,本着渐进式模式,从论证到试点,再到推广,谨慎行之,不可冒然推行。同时,以合理制度保障方能有效实现。
其次,推行双导师制度。我院虽然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但是整日沉浸在理论中自我陶醉,必将会在实践中迷失。理论的知识应当来源于实践,更应当服务与实践。因此,选聘校外导师,增强对在校研究生的实践锻炼有百益而无一害。以往研究生都是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寻找实习或者见习,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交易成本,且使得方向较难把握。如果将双导师制度固定化,则可以使得学生不仅学到理论知识,也能有目的的拓宽自己的社会知识,并能将自己的理论知识服务于大众。
再次,推行双周学术座谈和读书会等活动。现在的研究生普遍不读书,更不读经典著作。很多学生考入研究生就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就业和薪酬的筹码,这种功利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但是在此现况下,我们不应完全否认存在的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而是应当引导在校研究生,把双周学术座谈等制度固定下来,让研究生真正有内在的价值。毛主席曾在说:“饭可不吃,觉可不睡,但书不可不读。”但是,现在对于学习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而言,反倒是:饭必须要吃,觉必须得睡,但书可以不读。也许个别导师已经指定阅读书籍,但是缺乏刚性规定,使得读书报告流于形式,因此,应当亟待加强。
第四,加强研究生科研支持力度。我校研究生科研项目立项社会科学类资助金额大体在800-1200元之间,这一比例相对较低,有些还不如本科生的资助水平,这令人感到很奇怪,难道本科生的研究水平比研究生高吗?同时我院在调研和自主购买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人为干扰因素,不利于有效推进科学研究。一个有研究能力的大学不仅看在校教师科研水平,研究生也是一支重要的队伍,忽视这支具有创造力的队伍,势必会影响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第五,实习中期考核制度。这种方法是重点高校研究生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研究生在学业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看是否完成规定的内容方能进行开题(主要是公开发表论文获参与项目研究)。这种制度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重要保障。
最后,课程时间可以适当调整。我所研习的专业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该研究方向其实课程不多,反倒需要两年完成,却无必要,可以压缩到1-1.5年完成。这样可以给在校研究生提供更多研究的时间。
以上几点并非我个人杜撰而来,都是其他高校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且效果良好,我们可以在对比、借鉴的基础上,加以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