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加息靴子终于落地


  12月25日晚间,央行网站发布最新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附表: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单位:%

 

调整后利率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36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2.25

            半 年

2.50

            一 年

2.75

            二 年

3.55

            三 年

4.15

            五 年

4.55

二、各项贷款

 

            六个月

5.35

            一 年

5.81

            一至三年

5.85

            三至五年

6.22

            五年以上

6.40

 

调整后利率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36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2.25

            半 年

2.50

            一 年

2.75

            二 年

3.55

            三 年

4.15

            五 年

4.55

二、各项贷款

 

            六个月

5.35

            一 年

5.81

            一至三年

5.85

            三至五年

6.22

            五年以上

6.40

 
调整后利率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36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2.25
            半 年
2.50
            一 年
2.75
            二 年
3.55
            三 年
4.15
            五 年
4.55
二、各项贷款
 
            六个月
5.35
            一 年
5.81
            一至三年
5.85
            三至五年
6.22
            五年以上
6.40


  面对国内物价、房价居高不下,通胀形势越演越烈的情况下,近几个月来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密集:10月11日有6家大型银行被差别化上调2个月存款准备金率,幅度为50个基点;10月19日央行宣布上调1年期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为3年来首度加息;11月10日、19日接连两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2月10日,就在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加息脚步越来越近了,几乎马上就要叩门了,可是,加息未至,调准备金率的靴子却又落下———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6次、30日内第3次动用这一工具了,可谓高频;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一路上涨已经至全球最高。几乎所有人都面临一个问号:加息的靴子为啥迟迟未落下?是不敢,还是不能?

  由于明年控制通胀将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如果通胀高企,预期明年将可能继续多次加息。由于担心年底加息随时来临,资金充裕的市民纷纷选择提前还房贷。中央提出货币政策转为稳健型,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调整通胀预期,调节通胀最有用的工具是调节供给。

  央行选择这个时点加息,表明了央行抗击通胀的决心。对于突如其来的加息,并没有改变国内外机构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因为加息本身证明中国经济已走出低谷。海通证券宏观经济核心分析师李明亮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并认为“今后的资金价格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低廉”。国金证券也认为,加息的短期冲击,不改变我国经济继续向好的趋势。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方面,但是由于长期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小,对投资的负面冲击相对较小。目前这种加息幅度和形式,会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产生一定负面冲击,但是还不至于改变经济运行的趋势。

  许小年则称此次加息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真不容易”,他在搜狐微博中呼吁,“加息赶不上通胀,接着来吧。”日前,瑞士信贷就预测说,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到2011年中期可能会上升至6.2%,届时通货膨胀将会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欧美处于圣诞节假期之时,央行加息时点选择非常巧妙,调节利率的重要掣肘就是国际因素。欧美股市即便开盘,交易量也比较少,经验表明,这可以释放些信息,而市场又不至于过度反应,避免热钱的过度涌入。

  千呼万唤始出来,加息预期终于变为现实,全社会都期待的加息终于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