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爱孩子要敢于说不并坚持到底


孙云晓谈爱孩子要敢于说不

父母大都明白,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需要表扬。所以很多父母都喜欢不遗余力地表扬孩子,几乎不敢批评。时间长了,父母们发现这种教育效果越来越小,甚至可能导致孩子脆弱或引起孩子的反感。对此,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在其新著《爱孩子要敢于说不》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的观点,忠告天下父母爱孩子要敢于说不。

孙云晓认为,教育是讲究分寸的,适当为佳,过之或不及均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孩子从小在一片赞扬声中成长,固然对信心增长有好处,但只有表扬没有批评,不仅对教育孩子起不到效果,反而会使孩子经不起挫折,不能敢于承担责任。经不起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所以一定要在必要的时候对孩子说不,并坚持到底。

对孩子要敢于说不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知名的“糖果实验”中看出。在一次由澳大利亚和中国5岁左右的孩子所做的“糖果实验”中,有近6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能等到15分钟再吃,因而吃到更多的糖果。而有70%的中国孩子都面对诱惑都无法坚持,选择了提前吃糖果,最终只吃到了很少的糖果。这是很值得中国父母沉思的问题,因为根据国外的研究证明,那些能够抵御诱惑自我克制的孩子远比无法自制的孩子有出息,因为他们更有节制力和忍耐力。这或许说明许多中国孩子特别是倍受溺爱的独生子女的潜在危机,即因为过度满足而使其脆弱和任性难以自制。

在《爱孩子要敢于说不》一中,孙云晓提出了要想让孩子具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更强的抗挫折能力、善于等待的耐心和很高的自制力,就要善于使用延迟满足,对孩子要敢于和善于说不。这种说不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对孩子不合理要求的拒绝,而且就算是孩子正常的要求也要学会适当的延迟满足,特别是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一定要让他负起适当的责任。

在对孩子说不的教育中,世界上很多杰出人物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的学习,如世界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的小洛克菲勒在自己的孩子7岁时,每个星期的零花钱是3毛钱,而且要求孩子必须记账,还要求孩子把钱分成三部分花:自己花、储蓄和捐助。花的合理会奖励5分钱,花的不合理则扣掉5分钱。对于中国人来说,“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良好的教育息息相关。又如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因贪玩闯祸被警察罚款14.5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大数目,里根的父亲替他交完罚款之后,让他自己在一年内打工挣回这笔钱,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里根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最后把这笔钱还给了父亲的手里。里根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讲,正是这样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去忍耐,学会了自制。

与其它指导父母如何关爱孩子的著作有所不同,《爱孩子要敢于说不》是孙云晓研究员在网络聊天中与父母们一起探讨的著作,如何让孩子在逆境生长,如何避免让孩子成为温室脆弱的花朵等等,从这本书里父母们可以找到树立自己权威的方法和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技巧。

自2000年6月以来,孙云晓每个月都会安排一个晚上,在其网站(sunyunxiao.youth.cn)与大家聊天讨论教育问题。近日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孙云晓与你面对面》丛书,就是10年聊天破解教育难题的精华。丛书由《教育就是以爱育爱》、《爱孩子要敢于说不》、《美好习惯决定美丽人生》、《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等4本书组成,从书名可以看到孙云晓最重要的教育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