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五粮液“涨价”一事,被媒体“热炒”了一把。“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而涨价的理由也饱受媒体质疑。然而,12月17日 《北京日报》的报道称:针对媒体报道以“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为由提价一事,五粮液昨天在官网发布声明,澄清“被涨价”传闻——近期并未提价,也未向任何品牌营运商和超市发出提价通知,提醒广大消费者,切勿轻信传言。(http://bjrb.bjd.com.cn/html/2010-12/17/content_348581.htm)
“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涨价的信息,似乎最先来自于新京报,接着多家媒体转载。而南方日报在12月15日发表了《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建议五粮液涨到8888元?》的文章。
对于不明真相的公众来说,这样的“涨价”信息应该不容置疑。但是《北京日报》的信息声称这是谣传。这让公众深感被忽悠了——到底相信谁呢?
前段时间有人指出:最不靠谱的是天气预报!现在从媒体上看到的白纸黑字信息也不“靠谱”了,天气预报受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影响,“不靠谱”还情有可原外,五粮液涨价这样的信息为何如此离谱呢?
媒体的责任何在?难道真的是媒体错了?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五粮液“涨价事件”之前,五粮液董事长唐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到年关五粮液供需紧张,但近期并没有提高出厂价的打算,且国家刚刚发布了“国16条”平抑物价,五粮液作为国企不能带头涨价。公众、媒体人都应该思索一下,作为知名国企,五粮液即便要涨价,也不会推出“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这样弱智的理由来。
不过,更有一个细节值得回味:唐桥董事长所说的只是“近期没有提高出厂价的打算”。五粮液是一种商品,有它的流通环节。厂家提出不提高出厂价,能确保商家“不提高零售价”么?
在当今社会里,商品买卖本就有“愿打”与“愿挨”之说,中央文件有时也很难保地方“一律执行”,何况一种商品的价格呢?
出现这样的事情,公众不要像是当初对待“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涨价的信息那样一边倒地质疑媒体,而应该从市场的角度,深入客观地去分析一下,媒体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全国五粮液销售点数以万计,价格是否都能统一呢?这个问题值得媒体关注,也可以从中探究出“涨价”的虚实,自然也会明白,到底是谁在忽悠公众!
五粮液“涨价”谁在忽悠公众?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