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烫幼儿的是社会人员,有多少人猜对了?


熨斗烫幼儿的是社会人员,有多少人猜对了?

14日下午4点,家住兴化城区的程思侠女士,前往当地板桥幼儿园接6岁的儿子小崔回家。让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早晨上学还好好的儿子,脸部两侧严重受伤。“你孩子是在洗手间不小心摔伤的。”老师马上解释。回家后,儿子一直呆在厕所里不肯出来,也不肯说出受伤的真正原因。后来,儿子一名同学开口称,小崔的脸是被老师“用烫衣服的东西烫的”。与小崔一同被老师烫伤的还有6名同学。该恶劣事件发生后,警方迅速介入。(17日扬子晚报)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0_12/17/3554304_0.shtml
一段时期以来,只要一出事,责任人都是临时人员,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回应模式,因而,某些责任事故进入公众视线后,网友们往往都会先知先觉般地提前给出定论:肯定是临时工干的!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地得到应验,真可谓个个都能当“预测帝”了。
然而,这回大家该傻眼了,恐怕没哪个能够猜个正着吧?那个残忍地用熨斗烫孩子脸的幼儿老师,可不是什么临时工啦,而是社会人员!看当地官方新闻发布会怎么说的:兴化板桥幼儿园是一家私人幼儿园,其教师都是园方聘请的社会人员。
这家幼儿园教师全是聘请的社会人员?社会人员是个什么概念?恐怕大家都会觉得一头雾水,不过,有一点你我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尽管换了个说辞,目的同样是为了推诿政府责任。不然,何以如此匆忙地下结论:易某将熨斗从插座上拔下一段时间后,误以为不再发烫,借此吓唬孩子,谁知最终闯了祸。
好一个“误以为”!真不知道这位“社会人员”有什么样的社会背景,竟然有劳当地官方出面替她说谎诿责,遗憾的是,在某些突发事件面前,当下一些官员表现的弱智实在让人不可思议。既然是误以为,既然只是为吓唬孩子,何以连烫7个孩子?教室里一片哭声,另一个老师夺下熨斗又说明了什么?
辖区内出了事,不是首先查清真相,自我检讨,举一反三,亡羊补牢,而是千方百计寻找藉口搪塞、掩饰,替自己和有关方面开脱责任,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比事件本身更可怕,它恰恰暴露了少数官员缺失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缺少自我纠错、勇于担责的姿态,如此,还拿什么去避免悲剧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