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城市风水点评


 

                          

  太原,古称晋阳,历代多为国都和帝王发迹登基之地,故有“龙城”之誉。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作屏障,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全境。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太原的建筑特色更是在朝代的兴衰更替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来过太原的人们,都会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

                        

  太原市地处山西省腹部,市区座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王浩骅认为黄河的重要支流汾河,自北向南从太原市中心穿过,太行山雄居于左,吕梁山巍峙于右。有人做了个比喻:太行山是一位威严的父亲,吕梁山则象一位慈祥的母亲。这两条山脉由南往北,象两道天然屏障,细心地呵护着山西省的山山水水,正象一首歌里唱的,"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它们在晋北相遇相交,连为一体。登高远眺,万里长城似一条飞舞的巨龙由东向西在山间起伏盘垣。三者正好构成一个伸开双臂的“大”字形的人的造型。那么我们可以想见,太原的位置无疑就是我们常说的“命根子”,汾河就是它的尿道。所以我们大都要到山西寻根问祖。巧的是这个“大”字加上太原市这一”点”,正好是太原的太字。
   另外,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北部,据太原市200多公里,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亿年以前。到震旦纪时期,又经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雄浑壮伟的山地。正因如此,佛眼垂青,才使五台山成为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它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有佛则有福,山西晋商富天下,看来和五台之佛、吕梁之母、太行之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风水大师王浩骅认为太原就是托这个五台佛山的“福”才有了今日的发展。
  晋祠: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风水宝地,至今还流传着晋祠金牛保风水和北宋宋太宗害怕晋祠风水迁民的故事。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南北朝于天保年间扩建晋祠,唐代太宗时又一次进行扩建。晋阳城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汾水,依山就势,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层设置,依地势的显露,山势的起伏,构成壮丽巍峨的景观。建筑群或依山、或临水、自成小院,亭桥殿阁、水榭楼台穿插其间,渠水在建筑之间蜿蜒曲折,叮咚作响,与建筑交织在一起,沿渠组成一组组美丽的风景,给庄严肃穆的祠庙平添了几分灵气与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