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贯中讲座:经济结构的扭曲与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
2010年12月16日,应上海对外贸易国际经贸研究所的邀请,美国三一学院经济学系终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文贯中教授,在信息楼530为我校学生做了一场主题为“经济结构的扭曲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化解之道”的讲座,讲座由赵红军副教授主持。
文贯中教授主要从经济结构扭曲的角度解释了我国目前人民币升值所面临的巨大国际压力。他认为人民币的升值的压力从表面上看是当前国际贸易学界、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大问题,但事实上,它与中国经济结构的扭曲存在着很大的因果关系。
他具体解释道,由于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在使用用途方面的管制,结果,土地升值的利益被其他社会利益群体拿走,农民的利益受到了忽视,这些农民为了更加体面的生存,就来到了城市制造业部门,加上城市政府对制造业重要性的强调,结果,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得到了非常好的支撑。由于这些农民人口很难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因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低,服务业难以发展,产业难以转型,广大农民难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最终影响社会稳定。这种发展模式的结果是,本该扮演吸收大量劳动力角色的服务业却因农民无法在城市生活而后劲不足,我们原有的靠制造业吸收大约60%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模式现在却因制造业的饱和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于此同时,有制造业发展饱和和服务业发展停滞所带来的就是我国GDP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进出口,具体而言也就是出口,因此我们虽然我们的外汇存底很大,但由于是贸易型增长,却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巨大的压力。
他的结论是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就要进行相应的土地改革甚至户籍制度改革,从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加快城镇化进展,促进服务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转向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平衡的增长,以此来放慢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也许是当下的我国应该慎重思考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老师讲解完毕后,大约十位同学和老师纷纷提问,文老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释。赵红军老师总结了文老师的讲座,并提议以热烈的掌声对文老师的讲座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