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根 创新是魂


         今年5月,在“2006年中国十大烟标”评选中,“黄鹤楼”烟标获最佳绿色环保奖。

  与其他产品相比,黄鹤楼更加关注环保和健康,力求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健康价值。

         这是黄鹤楼品牌植入环保理念、健康理念,更多为消费者考虑的一个缩影,更是黄鹤楼以质量为基准、做好创新文章的生动诠释。

        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生命线,是品牌的基本起始点。黄鹤楼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开展质量改进计划行动,致力于打造一种细节化和精细化的质量文化。

         在市场交易中,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遵循着一种非正式的默认契约关系。如果一个消费者得到的产品质量是与其预期要求一样高,那么他就会感到满意。如果产品质量超过预期,那他会感到惊喜,形成重复购买和非常高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如果质量低于预期要求,所有消费者就会停止购买,将企业拉入“黑名单”,在相当时期内再不会考虑该产品。因此,质量是品牌的基本起始点,质量不好的产品是不可能打动消费者的芳心的。

        黄鹤楼看重市场,而当市场与质量发生冲突时,质量却是最重要的。高质量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通过体验而感受到的,好的消费体验会形成好的口碑和跟随模仿效应。黄鹤楼知道,一个品牌也好,一家企业也好,其持续性发展都是基于对产品质量的极度关注。

       显然,黄鹤楼的质量已经得到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认可与好评。多年来,黄鹤楼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开展质量改进计划行动,致力于打造一种细节化和精细化的质量文化。从生产的全过程来看,注重预防为主和全过程控制,通过改进和优化工艺,减少产生缺陷的任何可能性,建立了一套非常有特点的质量改进体系。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涉及到全体员工、所有产品、流程和服务。质量管理不仅仅是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而是涵盖了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以及消费者消费的全过程的管理系统。而质量管理所产生的系统,更多在于预防,而非仅仅检验。高质量产品生产都是各个部门协同完成的,在各个生产“节点”上,只有当对应节点上的工作完全通过审核后,方能向下一个阶段继续进行。可以说,这正是黄鹤楼品质得到市场青睐的关键所在。

  

         黄鹤楼从原材料的选取,到生产过程和包装下线的整个流程,都进行细节化和精细化的充分考量,决不放过任何一丝的缺陷,真正做到“零缺陷”标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元素

  现代人特别注重自身的健康,所需要的产品要求绿色与环保。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高端消费者更倾向于口味轻柔且淡的卷烟。他们是有文化品位的社会精英,是一个对历史充满好奇、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精英阶层,注重吸烟的安全性。黄鹤楼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就烟草产品而言,就是要求烟气不刺激喉咙并且柔和轻缓,并且在文化上能体现他们有所成就的品位和思想。黄鹤楼关注到了消费者新的偏好和消费的趋势变化,致力于改善喉部舒适性的相关研究,并成功解决了这一瓶颈。为什么黄鹤楼的口感这么舒适?就在于他们完成了150多项单体香基效果分类研究,包括数十种天然草本香料,完成了梅拉德反应在新型天然香料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开创出独有的本草淡雅香型风格。黄鹤楼品牌系列产品自成一派,其科技特征为“舒喉低害,功能设计、绿色环保”,成为雅香型中式卷烟的典型代表。黄鹤楼品牌的配方是传统工艺、古老配方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并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天然本草药物精华进行萃取提炼。所谓雅香风格,就是香气飘逸优雅纯正,透发性好,格调高而丰满,流畅而溢扬,醇和的烟草本香与淡雅的天然本草植物香气浑然天成,不饰雕琢,烟气细腻、津甜,令人愉悦舒适,有极强的享受感。受天时地利的眷顾,黄鹤楼具有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而在历史传承、原料运用、工艺技术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综合形成了黄鹤楼的雅香型风格。

         黄鹤楼品牌的技术核心是“分类配方、分组加工、系统集成”。可以看到,黄鹤楼从原材料的选取,到生产过程到包装下线的整个流程都进行细节化和精细化的充分考量,严格按照六西格码的要求,决不放过任何一丝的缺陷,真正做到“零缺陷”的标准。

         在选料上,湖北恩施地区独有的“富硒”烟叶,天然而纯正,品质醇厚细腻,低害纯香。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世界罕有的稀缺资源。硒都恩施,拥有全球罕见的独立硒矿,海拔1000米,平均温度16度,湿度64%,年降雨量1500毫米。正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的成长,富硒烟叶天然而纯正,是一般烟叶硒含量的8-10倍,细胞毒性降低3-5倍。在烟叶的培育过程中,全部采用有机肥培养,不施农药,达到绿色环保的最高标准。

        在烟草典藏配方上,充分利用湖北药圣、茶圣陆羽故里以及本草宝库神农架的丰富资源,与湖北中医研究所密切合作,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天然本草药物精华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提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本草萃取液,借助中医的“香熏”原理以及养生原理,又通过多种新技术手段降低了焦油类黏性物质的含量和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使得烟气对咽喉的刺激性被降到最低程度,缓解了咽喉的不适;同时还通过添加天然的本草提取物,令产品获得了润嗓生津的功效,显著改善烟气流经喉部的舒适性。正是先进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良好感官体验,赢得了“不伤喉”的消费者评价。例如,黄鹤楼·漫天游就是充分利用“双十技术”的产品。所谓“双十技术”,就是指烤烟型产品的焦油含量及一氧化碳含量均低至10mg,达到了欧盟准入的同等标准,解决了降焦同时保香的技术难题,代表了中式烤烟在降焦减害领域的领先成就。“双十技术”并非简单的量化指标,它集合了各种单项减害降焦技术于一体,形成了竞争对手不可复制、难于模仿的竞争优势,是技术集成创新的典范。

         在制丝工艺方面,黄鹤楼拥有一套专门为其量身定制的制丝生产线,集90年卷烟加工的丰富经验和现代化的精细控制技术为一体,形象地被称为“小锅小炒”,实现了目前烤烟型卷烟生产所需要的分类加工和精细化加工的技术要求,而且可以进行新的工艺、配方、加香加料技术模拟试验。其中,加香加料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所要求的精度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并拥有双系统生产方式,对全过程进行适时监控,能及时对产品进行更正与纠错。而且还对标准不断进行优化,使烟丝混合更均匀。烘丝采用低温慢烘,严格控制温度,偏高会使本草香气散失,偏低不能根除杂气,这是一种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活,而武烟采取的控制措施即能保留本草香味,又能消除杂气,个性化加工和新型制丝设备保证了黄鹤楼的个性化工艺。在传统烟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独创“木桶理论”,将黄鹤楼所用的烟丝经加香加料后,储存在专用的木桶内进一步醇化,增加了烟香的醇厚感,使口味风格更稳定。武烟集团被国家局确立为“制丝工艺设备自主创新项目的第一家参与企业”。

         在产品人性化设计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公司角度看,设计能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方法使公司产品和服务形成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设计良好的产品是容易生产和分销的;按照顾客的观点,设计良好的产品看上去是令人愉快的,同时又是容易开启。黄鹤楼根据人体生理变化而区分的盒体包装,在一盒卷烟中放置了不同的烟支,满足早晚不同的需求。黄鹤楼·漫天游开创了“双翼”式对开盒型,避免了放置取烟时的二次污染;黄鹤楼创立的短支卷烟国际标准,为中式卷烟设立了新标准。黄鹤楼1916烟包设计选取黄色作为主色调,选用简单的铜版纸,使之在经典色彩上焕发出眩目的古典光泽,传达怀旧经典的基调;将精美的传统纹饰点缀在烟包周围,将展翅的黄鹤分布于四周,极富荆楚韵味的装饰线条描绘于品牌名称之下,更以经典拱形组成拼音文字的基础,能迅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韵味,使消费者快速在感情和心理上无隔膜地切入古典氛围。

         质量是立足市场的生命线,是对每个细节进行尽善尽美的追求得来的。黄鹤楼始终贯彻这样的质量原则:始终贯彻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质量创新;通过将质量置于产品之前,积极进行预防控制;从原材料开始,确保投入原材料的高质量,对每一片烟叶都要按照严格标准进行筛选和除梗;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指标体系,加强生产原料及工序在制品质量上的管理,即对上道工序的来料进行检验,并在交接、处理过程中严格把关和对工序在制品的严格控制;根据需要设置关键控制点,对生产工序关键部位或关键质量特征值影响因素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序处于稳定控制状态。正是他们对制丝、包装等全流程的最核心工艺进行精细化监控,从而形成了与竞争对手相区隔和差异化的复合型的竞争优势。可见,烟草制造不是人们想像的那般简单,它是黄鹤楼集体智慧的体现,是对零缺陷无限追求的结果。

        技术创新源于对消费者的责任。可以预期,黄鹤楼将会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标准,将获得更高的知名度、美誉度。

         品牌的本质是企业许诺向顾客持续性传递产品特性、利益和服务。黄鹤楼在市场的磨砺中认识到,如果产品打动不了消费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创新是有效解决市场竞争升级和满足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技术途径,只有高质量的不断创新才能在价格上保持弹性。创新会对竞争对手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它也能中和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创新的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带来与竞争对手足够的差异化,使得顾客偏好我们提供的产品。他们自始至终坚持以客户与市场为导向,敏锐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科研人员不仅把内部研发工作的评估重点放在产品的性能、专利数量上,现在它更加强调消费者可以感知的价值,那就是围绕顾客体验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技术人员关注消费者感受的所有方面,深入消费者的实际生活,贴近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了确立贴近市场搞研发的思路,研发人员主动沉入市场一线,奔走于市场和实验室之间。技术中心配备了配方专车,长期在销售区域进行现场调配、现场评析、即时改进、把实验室前移到销区,实现了技术人员和消费者的良性互动。研发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销售现场,向消费者做第一手的调查。研发人员明白自己的职责:满足消费者持续变化的需求,开创自己独特的香气风格和口味,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武烟集团所构建的“十所一室”的技术中心组织结构,以消费者的体验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将市场研究所得的信息经过深刻消化再创新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产品中去,增强了产品独特的竞争优势。

        黄鹤楼新的技术中心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之一,技术研发实力位列三甲。在降焦减害、打造中式卷烟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科研成果通过系统化设计、精细化加工和智能化控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应用转化实力。他们并不拘泥于自主开发,充分利用武汉丰富的大专院校的科研资源,而且先后与美国IFF、日本长谷川、德国拜耳等国际公司展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借外脑、借外力构建无边界的技术平台,形成了外延型的技术开发团队。

        在技术创新工作中,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需要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湖北中烟是一把手亲自挂帅,成立科技委员会以及专家委员会,整合企业全部资源,积极推进科研项目课题制、首席专家制和项目法人制,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探索性课题研究,培养原始创新能力。同时,建立行业重大科技计划、重大专项专家评估、论证制度,加强科技项目评价机制建设,对重大项目实施严格的过程控制。有了领导者和灵活机制的支持,加上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黄鹤楼自然会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标准,黄鹤楼获得更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也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