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的另一只靴子仍未落地


      传闻已久,让社会各界尤其是汽车行业,十分关注的北京治堵综合措施,于昨晚深夜时分征求意见正式公布,文字长达5000多字,“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开始征求民意”,这是一份全面的、科学的、综合的治理方案,破解了传闻中简单的限行限量做法,缓解交通拥堵措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这6个方面包括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试做综合分析如下:

一、治堵方案相关措施分析意见

(一)、周日深夜正式公布征求意见稿实属罕见

备受关注的北京治堵方案终于出台,而时机选在半夜时分,抢在周一初始时机,可谓心情之迫切,时机之重要。此种方式和做法已不多见,可见政府和市场各方高度关注。而此前传言的争议颇大的“限购令”并未出现,“拥堵费”也是择机出台,“重点路段,高峰时期实行单双号限行”则出现在方案中。此方案正在广大市民中热议,基本拥护的意见占大多数。而目前市场出现的恐慌性购车依旧,因为方案中限行目标较明确,限量目标很原则,同时从全国汽车市场角度,另一只靴子如车辆购置税等系列政策,仍未到期,是否延续或终止,仍未明确,车市的政策敏感期仍然在加强。

(二)、政府率先为京城治堵做表率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意味着本市行政机关公务车零增长!行政机关公务用车,在京城汽车总辆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影响较大。此次政府的规定,深得人心。此种政府率先为京城治堵做表率之举,将会大大增强京城社会各界治理交通拥堵的信心和决心。不知中央在京各单位、各部委、各政府机构驻京代表对京城治堵方案有何感想?是否会效仿北京市政府的做法?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量。在十二五期间,同样实现公务用车零增长,为缓解交通拥堵做贡献。

(三)、治理交通拥堵第一条措施难度相当的大

第一条措施明确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方案中提出要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这个提法很好,其实质就是控制“京籍中心城人口”,说起来容易,但实施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首先城市已经建设成了现有的规模,怎么疏解。京城已经形成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中心、高科技中心、CBD还要扩大更大的规模、中关村、奥运村、新能源基地等等,如此多的功能已经形成,外地人口和人才大量涌进是必然的,是支撑上述各中心的重要社会基础。如何有效疏导或疏解已经成为历史性的难题。

(四)、方案中停车场实施特许经营将形成新的垄断

据悉,本市中心城将新增5万个公共停车位并实行特许经营,同时,大力保障公交专用道路权,新建400处公交信号优先系统,提高公交车辆运行效率,在公交车辆上新增1000套自动监测设备,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公交专用道行为。但允许机场大巴、校车、班车通行专用道。

在特殊的国情下,特许,往往与垄断挂钩,我们害怕对停车场实施特许经营会造成某种腐败的温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大力保障公交专用道路权会否过犹不及?本来三条道的路被人为限制非公交车只能使用两条,这部分车道拥堵是肯定的,大力保障是不是客观上造成更堵?没有实现智能交通,没有真正以人为本实现公交比私车更方便舒适,这堵就还将持续。

(五)、重点交通拥堵路段必要时将单双号限行

不限行或致交通瘫痪

尾号限行被视为北京最重要的交通管理措施之一,延续自2008年奥运时的单双号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目前,北京平均每天尾号限行的机动车约为93万辆。 

本次治堵新政中,首次提出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又将政策着力点落在了“单双号限行”措施上。一些车主担心,继尾号限行后,“单双号限行”对于机动车使用的条件更为苛刻,车主的用车权益进一步受到了限制。 

交通专家认为,车辆行驶速度和道路上的车流量之间有一个很简单的关系,当车流量达到道路所能容纳最大车流的临界点时,道路达到通行能力;当超过这一临界点后,车辆数很小的增长,也会导致整个道路运营能力瘫痪。 

根据交通部门预计,如不继续实施限行措施,晚高峰路网次干道及支路的平均速度将不足16公里/小时,仅比自行车速度快4公里。因此,继续实施尾号限行,通过调整小部分的机动车出行,从而改善整个交通系统。 

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作为择机实施的重要举措,势必对于减少机动车出行数量、避免驶入拥堵区域起到较大作用。对于部分车主车辆使用受限的担忧,专家表示,限制机动车总量和使用对开车一族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将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和个人受损利益进行比较后会发现,对于少数人的限制将使得更多人受益。

问题是单双号规定一旦实施,由于该地区一定是人口密集客流量超大,因此汽车需求潜力同样巨大,一定会形成进出该地区的人员迅速购买和拥有第二辆车,以应对急需,客观上进一步扩大汽车总量!

(六)、交通拥堵收费将择机实施

 “综合措施”提出,北京将按照“中心高于外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的差别化原则,进一步调整停车收费标准。三环路以内及其以外的重点区域为一类地区,五环路以内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区域为二类地区,五环路以外区域为三类地区,路侧停车、路外露天停车、停车楼(库)停车价格实行阶梯价格,居住区及夜间停车收费价格原则保持不变。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择机实施。

关于收取拥堵费问题,前不久国家住建部某位领导在为京城解决交通拥堵社会问题时,竟然出招希望京城出台收缴交通拥堵费来代替限行措施,此言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其直接效果是公车不会受任何影响,因为费用由国家掏。有钱人这点交通拥堵费也不会影响其出行和进城,恰恰是刚刚拥有了汽车的普通消费者大受其影响,不仅增加了消费支出,而且大大增加了心里的不平衡。更会对绝大多数普通汽车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影响,活跃汽车销售消费市场再次经受巨大的考验。同时,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像伦敦、巴黎、纽约、确实在收取城市交通拥堵费。他们的国情和我们的国情有着很大的不同,我想这是基本常识,他们可以,我们不可以或者说难以实行。

二、治堵方案的另一只靴子仍未落地

措施公布前一周,多个版本的北京治堵方案在媒体和网络上传播,包括三环内限单双号、京籍人员每人凭车位只能购买一辆车、非京籍有房有车位方能购车等,被网友誉为“史上最严厉”的治堵方案,传言引发车市火爆,至今未息。其中,在限行、拥堵费和控制机动车增长等关键问题上,文件并未给出具体时间和实施办法。 

方案中称,在一段时期内,按照“公正、公开、公平”和无偿原则,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抑制小汽车过快增长。

参与方案讨论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份最新的治堵方案,在政策建议部分重点突出了实行交通需求管理等内容;在治理交通拥堵的实施细则方面,则强调要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及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机动车的管理,并引导驾车者合理使用机动车。

最终的方案经过业内专家多次参与讨论,并获得国务院原则同意。方案中,虽没有明确写明下一步北京将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来控制机动车总量,但较之前传言的限制外地户籍人口购车、收取城市拥堵费等强硬的交通方案,此次征求意见稿较为缓和。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方案中说的无偿原则是指,北京不会像上海一样,出台拍卖牌照的措施限制小汽车数量。通过无偿、公平的方式对机动车的总量进行控制,但限制的总量比上海要多。可以基本满足市民出行机动化需求。

比如对机动车总量的控制有可能采取轮号、摇号的方式发牌,即无偿原则。对北京本地户籍人员限购车牌数量也会有限制,非京户籍人员上牌可能在固定工作、纳税证明等方面有所要求。

此外,另一大核心政策即提高中心城区用车成本,提高中心城区的停车费,社区停车费不变。

(一)、会不会限制汽车总量已经有了明确说法

方案中称,在一段时期内,按照“公正、公开、公平”和无偿原则,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年度小客车增长速度,抑制小汽车过快增长。明确了合理调控增长速度和抑制小汽车过快增长,即京城汽车总量限制一定会实施。只不过没有明确时间概念,形成新的悬念。

(二)、总量控制方案中虽未明确但之前已经有了表态

 之前,有传言说北京每年要限制机动车总量,而此次方案中未提及。市交通委主任之前表示:“每年拟限制机动车的数量正在征求意见,尚未最后确定,但肯定每年可以增车15万以上。”
  市交通委主任表示,出于北京交通拥堵现状的考虑,不要说一年增加70万辆机动车,就是增加50万辆也难以承受。要在充分考虑市民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每年控制机动车的具体数量。可以肯定的是,本市限量将比上海的限量大得多,应该能基本满足市民对机动化的要求。
  此次方案未提及限制机动车的具体数量,只是说要“抑制个人小客车增长速度”。
  众所周知,本市机动车增速过快。1997年,北京机动车突破第一个100万;2003年8月,机动车突破200万;去年12月份下旬达到400万辆,从300万辆增长到400万辆,仅用了2年7个月。今年来,已净增了72万辆机动车。在机动车总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本市交通拥堵状况持续加剧,对机动车总量实行限制也是必然措施。
  3E交通系统城市交通咨询专家、北京长城友谊奖获得者徐康明表示,限制机动车只是时间问题,北京对机动车限制早一点行动,付出的代价就少一点。
  目前,机动车数量正在无序扩张,机动车增长量,对于道路资源的占用、环境容量的限制,保障居民日常出行的需求,已经到了不可不限的程度。对于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在人口总规模接近2千万、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500万辆的大前提下,为了实施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必须对机动车总量和使用同时进行限制。

从上述表态,可以看出京城年70万-80万辆新车销售的历史将成为历史性记录,或者说一去不复返,很有可能控制总量在年销售50万辆以下。

(三)、原则目标已定具体目标未定市场爆发性仍在

尽管京城治堵方案已正式公布,正在征求意见,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京城恐慌性购车,一定会起到缓解作用。但由于至关重要的总量控制原则目标已定,由于具体目标未定,因此汽车市场的压力和影响仍然十分巨大,消费者购车的热情依然高涨,可以肯定的说,将持续到总量控制目标具体实施方案公布之时。在这只靴子未落地之前,一个时期内,京城广大消费者和潜在的汽车消费者仍然会以保拥有为主要目标。综合分析即使京城总量控制具体方案很快公布,真正实施也将是一个季度以后的事。因此可以做出判断,2011年一季度尽管有2010年底京城车市超高峰的销售和消费,明年一季度受总量控制目标为明确的影响,车市依然处在超高峰的销售状态。汽车市场缺货现象、排队购车现象、汽车加价现象仍然会延续一段时间。因此京城一季度汽车市场将更加复杂,对京城2011年汽车市场的判断也将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