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想移民海外 “高人”盼望回国


     朱征原来在上海浦东一家外企担任高管,5年前留学美国并定居,目前打算回国创业。她说,出国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在美国却发现中国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魅力。

    “原来说让孩子长见识要去美国,现在孩子长见识应该来中国。”在近日于杭州举行的“2010浙江.杭州国际人才合作与交流大会”上,朱征这样对记者说。

    日益升温的中国富人移民潮倍受各界关注。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大批海外留学高新技术人才纷纷回国寻找创业机会,希望分享中国大发展的成果。

    在富人移民和年轻人出国留学均很普遍的中国东部富裕省份浙江,这一现象表现得特别明显。

    为期仅三天的这一“国际人才合作与交流大会”,共有441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携444个项目参会交流,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07人,参会项目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技术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总计达成了200多项合作意向与合作项目,有42个项目当天就正式签约,签约总金额达7.7亿元。

    “我在留学期间多次与人合作研发新技术,但技术成果永远是属于他们国家的,不论我们做的多好,始终只是个配角。”裴建川博士留德7年,目前已经回国创办了浙江省临安市伍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进行农村沼气处理业务。“我们发挥能力的真正舞台还是在祖国”。

    不少海外留学人才对记者表示,选择回国创业或就业,很重要的原因还是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中国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客户群、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是能实现梦想的地方”,美国爱博生物医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刘利平博士说。

    杭州伍立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善在日本生活了8年,读完硕士并获得了永久居留权,今年上半年回国创办企业。他认为,如果将发达国家经济比喻成40多岁的中年人,中国经济就是20多岁充满生机和朝气的小伙子。

    中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渴盼和大力支持,也成为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因素。不少城市在激励的人才争夺战中,竞相出台优厚的政策,对“高人”们给钱给房给政策。如杭州市近年先后出台了《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实施意见》、《杭州市出国留学人员在杭创业资助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创业资金资助、人才专项住房申购、子女入学优惠等一系列“含金量”巨大的政策,鼓励海外人才到杭州创业。“力度是从前无法想象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干部说。

    杭州市人事局局长陈新华说,近几年来,杭州引进的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或重要骨干,引进落地的高新项目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海外生活惯了的海归们对回国生活也不无担忧之处。采访发现,海外留学人才普遍希望政府能够保持政策稳定,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公民素质教育、法治环境等方面做得更好,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留美10年的黄坚博士从事医学影像标化分析研发。他告诉记者,高新技术领域研发需要较长的周期,而国内企业往往追求的是短期就实现最大效益化,而不是长远着眼建设百年名企,类似问题需要在学者、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有效解决。

    在北美生活了12年的姚大铭博士今年年初回国创办了杭州酷佳科技有限公司,“国外公司成长周期非常漫长,但在国内,只要有一个项目落到实处,公司就可以迅速成长起来”,同时他也表示,回国创业初期最不适应的就是国内的一些办事方法和办事程序。在国外找客户合作就是纯粹的合作,但在国内要请吃饭,陪喝酒,一顿饭起码就得花上几千元,这在国外是无法想象的。“此外还有那么多的程序和手续,得一趟趟跑,公司养一个副总的主要工作就是办手续,这极大地牵扯了时间和精力”,他说。

    移民后读完博士到欧洲工作的程瑛说,中国很多第一代移民有一个特点,无论是不是加入了外国国籍,内心深处始终会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环境好了,中国人谁不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