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德进
金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不仅原生态特色的自然地理灿烂多姿,
而且悠久的历史文化更为世人传颂。尤其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金沙时留下的许多珍贵的红色遗迹,更为这块神秘、悠久的大地增添了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息。
然,就这样一块气吞山河不屈不饶的大地,当我试图通过百度“金沙”对它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时,却让我一脸哗然,百度显示“您要找的是不是: 金莎”。
金莎何许人也?一个新加坡的女歌手魅力如此之大?竟然风化了我们叹息,淡漠了我们的记忆。当我在朋友面前津津乐道地提起金沙时,我更是郁闷得不行。“金沙在哪里?”“在广州还是深圳?”仰天一声长叹呀,没听过金沙,至少应该知道红军四渡赤水河强渡金沙江的故事吧。“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我从不怀疑那些景象带给我的巨大震撼力,就像聆听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激荡起阵阵心湖的涟漪,然而那些景象始终都不能冲淡、掩盖或泯灭我们对这长征精神的追求与弘扬。
曾几何时,透过玻璃,看那一张张发黄了的稿纸,陈旧的草鞋、衣物,听导游一次次地解说;曾几何时,想象那万丈雪山,千里草原,淡看那历史云烟;曾几何时,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仰着那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热血澎湃……长征像一粒火种,点燃我心中的激情。那至死不渝的信念,那筚路蓝缕的征程,那在硝烟中飘扬的旗帜,那玩敌于股掌的韬略,使我青春的热血沸腾不止,激发我对神奇的向往。
于是,我驱车从重庆出发,途径綦江,从马家湾下高速,一直沿二级公路经遵义到金沙。真的是感慨颇多,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红色圣地,实在令我快而生畏,为缅怀英雄先烈的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让珍贵的红色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我觉得很有义务介绍给同道的朋友。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无比缅怀的敬意,学着伟人的诗篇,学写下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可能也是第一篇互联网上关于金沙红色旅游的游记。我天真幼稚地以为它为推介金沙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红色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文化奉献了我的绵薄之力。这样一篇文章能迅速搭建起金沙与外界的交流的平台吗?无论与否,我都希望让更多的人去读它,以缅怀先烈、牢记党恩,并以教育自己、教育后人。
准确地说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东部。地处乌蒙山脉和娄山山脉交汇处,座落于乌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之间。红军长征时经过该县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故事和遗迹,同李克农、胡底一起被周恩来誉为情报工作战线上“龙潭三杰”的钱壮飞同志。1935年3月,红军四渡赤水后,钱壮飞担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由于红军二渡乌江时,遭敌人飞机及重兵轰袭,致使他脱离部队,在红军过江之后来到后山乡乌江边黎从山家,寻找过江路径,被土匪黎从山推下岩去,在乌江畔遇害牺牲,民众便将壮飞遗体原地就葬。1977年8月初,为避免乌江库区水位上升而淹没,后山乡党委和群众又掘其忠骨往上迁葬。1989年,金沙县委、县政府在沙土镇修建钱壮飞烈士纪念碑。
龙潭三杰
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多么的艰险,却毫无畏惧、毫不退缩,依旧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没有人给我答案,我想只有亲临才能体会。在金沙,你不难体验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和撞击,定会让你觉得不亏此行。强烈推荐喜欢红色旅游的朋友,务必到此一游。不为别的,为的也仅仅是不要忘记那段血与泪的红色历史。它始终含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除了作为一处旅游胜地金沙正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被众多的英雄先烈围裹着,金沙自然承担着英雄先烈人格精神的象征,它的爱的本原、它的“红色尖叫”、它的耿直甚至它的浮躁,无不发人深思。
钱壮飞是在长征之前“潜伏”,余则成是在抗战之后“潜伏”,差了十年。余则成的原形究竟是谁?
前不久,在各大电视台猛播的电视剧《潜伏》被人称为继《暗算》之后,IQ最高的谍战片,影迷们被戏称为“潜艇”。我很喜欢剧中余则成和李涯这两个人,抛开政治的观点两人都是为了各自的信仰而奋斗的,至死坚持了自己的信仰。在我们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网上盛传余则成的原型是中国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高级潜伏人员吴石将军。其实不然,依据我对中共党史的学习和前后多次前往金沙实地考察研究若干资料后发现,南京余则成的原型其实就是“龙潭三杰”。余则成并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李克农、钱壮飞、胡底、熊向晖、申健、陈忠经、周镐等共产党谍报人员的“集合体”。众多原型中,李克农、钱壮飞、胡底被称为前龙潭三杰,而熊、申、陈三人被称为后龙潭三杰。在中国共产党的情报与政治保卫史上,他们是充满传奇色彩而又功莫大焉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是周恩来派遣出去,直接监视国民党高层的顶级谍报人员。
南京现实版的“潜伏”是什么样的情形?在特务如影随形的年代,余则成的原型们又是如何工作呢?特工与特工之间上演了什么样的“无间道”?现实中的“龙潭三杰”是什么样子的?实际上,这一切的一切,在钱壮飞博物馆内都能找到答案。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毅力、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不满20岁就担任湘赣苏区红军新独立师师部作战参谋的吴正卿。1933年秋,因作战英勇、成绩突出,被调任红十七师四十九团二营营长。翌年春,在红六军团奉命西征前夕,升任红十七师四十九团团长,1935年秋,该团在主力部队配合下,攻克并驻军大庸县长,正卿升任红十七师师长。1936年2月10日,军团长肖克率十七师迂回攻下打鼓新场,在新场附近的大定坡上,在与顽敌进行激烈战斗中壮烈牺牲。1985年12月20日,金沙县委、县政府为吴正卿烈士在县城代家堡上,立下大理石纪念碑。
中共党员林正良以学校为阵地,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经过苦心耕耘,大批学生走上革命道路。年仅33岁的他被秘密杀害于狱中,就业前他写道“今日就戳,视死如归,实无愧作于心也!”,1957年5月,被金沙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我不知道读者朋友看了我这篇文章做何感想?特别是我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穿着Adidas,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偶像疯狂崇拜的时候……是否想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多么惊人的数目,想一想他们一路前行中所遇到各种艰险的事。我可爱的同事们,什么叫吃苦?想想红军二万五?你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能算吃苦?在有空调的高级写字楼里,拜访客户算是吃苦?听老板的话,认真的看看书,网络上查查资料,算吃苦?什么叫委屈?我亲爱的女同胞们,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多自由、轻松的生活呀,周末约上好友打麻将、逛街,随心所欲的去买自己喜欢的鞋子、衣服、首饰,当然还有眼花缭乱的奢侈品,可以自由的去做做瑜珈、让美容师和按摩师每个星期按时按点的给你作美容和按摩……这还不满足?这还委屈?可曾想过在特务如影随形的年代,余则成他们“两面不是人”的委屈,有苦不能说,全部烂在肚里的里感受。
金华林场距离金沙城区仅几公里,这里拥有几万亩原生态植物,一年四季,郁郁葱葱,风光秀丽。
踏上扬叉街久远的路面,悠悠的长街慢慢引领你回到重前,远逝的记忆像一首抒情诗朦胧优雅……
金沙县城关镇苗族服饰手工技艺
因无文字记载,在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话:“花苗,花苗,不花三路都要花两路。”这一是说明这个民族的服饰花样多的特点;二是说明这独特的手工技艺与这个民族的历史相伴,即苗族历史有多久,其服饰手工技艺的历史也不会相差太远,民族以其服饰花样多而也称
“花苗”。
这里的苗族姑娘一般七、八岁就开始提针摸线学蜡染了,无论走到哪一家,家家都有织布用的木机床和供蜡染用的大小瓦缸或木缸,随便哪家姑娘或媳妇,个个都能飞针走线,挑花绣朵。“不会蜡染绣花,长大没有婆家。”只要是女人,人人学会苗家服饰手工艺术,就好比人人都必须学会走路那样,这就是两个村的苗家女永远值得骄傲的独到本领。她们手工做出来的服饰,或浓墨重彩,或朴素淡雅,决不会有相同的两件作品出现,也决不会受生活真实的羈绊而限制艺术创造的想象,在蜡染、挑花、绣花、织花中分别做有虎眼花、盖瓦花、荞颗花、猪蹄花、转牛花、飞蛾花、灯笼花、龙花、蛇花、凤花、喜字花、雀儿花、牡丹花、松树花甚至飞机花等,不少于数十种名称。
各种五彩缤纷的图案,经姑娘们灵巧双手的组合,分别制成衣服、围腰、裙子、裹脚、背心或头饰。
在他们的艺术王国里,没有任何框框套套,也无需什么规则章法,怎么想就怎么做,从老一辈那里学来的,仅仅是手工的技巧,而任何图案的构想,全凭自己从小在生活中练就的丰富的想象力。
冷水河自然保护区,在毕节市金沙县城西北30公里的平坝乡湖水三岔片区,景区内古树成片分布,茂密的森林中还有许多野生动物,我亲眼看见过40厘米长的巨大蚯蚓。由于历史上鲜有人类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整,其源头为地下河流,一年四季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有宽阔的河滩、平缓的高山草地和清澈见底的河水,堪称赤水河流域最为洁净的河流之一,非常适合露营溯溪等户外活动。河滩上有各色鹅卵石,不时可以看到野生的芭蕉和竹林,河谷中千百年来高空坠下来的巨石尤为壮观,同时也增加了穿越的趣味和难度。清晨时节,晨雾袅袅,鸟鸣啾啾…
夜晚降临,云霞满天、流水淙淙;从天而降的瀑布、清澈凉爽的水潭、悬崖上的高山杜鹃。让你在艰难的行走之后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路线】重庆-遵义-龙坑镇右转-鸭溪镇-金沙县城-西洛乡-湖水-峡谷起点勇士峡
【日程安排】
>D1:步行5~6公里从“勇士峡”处左侧逆流进入冷水河峡谷,峡谷前4千米相对好走一点,周末有少量当的游客,继续前行,人渐稀少,开始感受冷水河的清丽与神秘了。(建议在谷口扎营,好好休息,以便第二天的暴走,嘿嘿!“谷口”暂订为1号营地,大家动手做晚餐,喝酒、聊天和各种活动。)
>D2:峡谷开始的几公里还有一些人烟,再往里走就是无人区了,那树绿的像要滴下来,两边山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以及灌木,树上垂下的藤曼密密麻麻,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河道中的巨石和河水的纯净度了,那些巨石估计是上游冲下来的,奇形怪状各式各样高矮不一,害得我上蹿下跳左蹦右跨锻炼四肢。那水更是清得吓死人,几米深的河底看着就像只有几厘米深似的,那水几乎就是完全透明的。因为是从洞中流出所以温度非常低所以河中基本看不到鱼虾及水草,对行路人来说就是上好的冷却剂了。路越走越困难,需要涉水或攀越河中巨石前行。到达两岔河,把这里作为2号营地。溯溪,摄影,野浴,十分畅快。午后开始返程,傍晚回到金沙县城。晚餐后找客栈休息。
>D3:乘车经遵义返回重庆。(用不了多久重庆人的足迹就会踏遍这些地方了。)
其实我可以用很多方式描述金沙这座城市的:
比如她的东汉古墓石刻群,石场敖家坟古墓石刻群、茶园万寿宫古戏楼等文物古迹;
比如她60多万人口的名族文化。彝族“火把节”,苗族“踩山节”,仡佬族“吃新节”,布依族“对歌节”等民族风情;
比如她盛产飘香而闻名的贡茶。地方旅游商品有金沙回沙酒、贵州金沙禹龙酒、康星植物油、冠香坊调味品、禹谟醋、清池贡茶、金沙矿泉水等。
但是,我不想,我还是喜欢随心所欲,走走,想想,写写……
在金沙,我可以随处见到红色,我很高兴,我对这非常感兴趣。年少时的我曾经认为红色是世上最俗的颜色之一。非常不能理解中国民间办喜事时的张灯结彩为什么都要用上红色。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我对红色的理解或说是感情正在慢慢改变。我曾看见女排姑娘们身着红色队服出场,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红色是最适合她们的,我在心里说,她们因为红色而更加生动。
或许一切是我改变的缘由中最重要的就是:红色是国旗的颜色。这是中国独有的色彩,代表热情、激扬、炽烈,以及,胜利!中国人对红,有着外人所无法理解的痴迷。不,更正确地说,是迷恋。这令人热血沸腾的颜色,这充斥伤痕弥漫硝烟的颜色,这,是长征的专属,是长征精神的结晶,是中国的专利,是诠释抗争的先锋光泽!
天安门那耀眼的红,五星红旗那炽热的红,中国人的心,那饱满的激情洋溢的红。红,将我们的记忆牵引,回到那战马铁戈,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的年代,那个被我们称之为“红色长征”的年代。
外敌的入侵,强悍的欺压,肆意的杀戮,在中国那清澈如泉的眼眸上,蒙上了一层红纱。中国似那屡遭挑衅的斗牛,面对鄙夷的嘲弄,恶意的伤害,粗重地喘息着。这,是斗争的前兆!红,激活了中国军民的斗志与决心,触发了中国的觉醒与反抗意识。当安逸遭到破坏,生命受到威胁,那么,这,就意味着,战争!
于是,红的意义便由愤怒转为反抗。青少年脖子上飞扬的红领巾,系紧的,是炎黄子孙坚毅维护祖国尊严与统一的责任;战士们臂上红色的袖徽,时刻提醒着人们,战死沙场,用一颗火热的心,照亮祖国未来的光明信念!
红,在长征中的写意,是信仰,是对祖国的忠贞不二的信仰,是释放被束缚的中华之魂的信仰!
红色作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最爱,既属偶然又是必然的,没有色彩的世界是暗淡的,没有“中国红”的世界不是完整的世界。或许有些人说红色太俗了,但是他们已经从心里被红色给俘虏了,因为只有红色焕发了真正的东方风情。我热爱红色旅游。(文/余德进)
【版权状态】未经许可,可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