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倒卖风骤起,权力寻租何时休?!
文/管益忻
不论怎么辩驳,也不管怎么澄清,公务员,之于当今的中国人,的确是一个肥到了不能再肥的差事。尽管多方专家以数个轮回的态势攻击热火朝天的公务员报考情势,并以此论证公务员群体的待遇之高已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社会稳定,同时也加重了腐败在某些角落里的蔓延,但报考公务员“火热之态势”依然故我。
近来,以“姜你军”、“蒜你恨”、“豆你玩”、“糖高宗”、“苹什么”为代表的农产品涨价潮席卷全国,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在经历了房价疯涨之后,更面临着又一轮无以回避的洗劫。假如从分担经济危机破坏性的角度看问题,或许可以使被高通胀洗劫之后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只是,其为害甚烈,而且还在呈加重态势的贫富差距,使得普通百姓的内心实在苦不堪言。如果说此前北京楼盘领袖慧谷的内部认购风波,经过相关的核实与查处开始趋于平息的话,那么,来自浙江台州的房票倒卖就实在令人惊讶不已并无奈至极了!
有消息称,在台州,有许多楼盘须凭“票”才能买得到,“房票”的价格便宜的要五六万元,最贵的要几十万元。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房票是指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和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官员保持好关系,就将好的房源留给他们,后者再通过卖“房票”这种方式,转让给下家的购房者,一些“房票”已炒到了50万元。为了买到好房子,这些因由特权而诞生的“房票”便成为今日之中国之最了紧俏的市场交易品。呜呼哉!古有卖官者,今有倒“票”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在于一个“权”字,并且,这里的权并非私权,而是来之于民的“公权”。
必须看到,所谓“公权”,其由来本是“公民出让自己的一部分权利,授予管理者用于维护全体公民的福祉和社会秩序”,也正因此,“服务于私权社会,调整私权社会中的关系和矛盾”,则是公权的基本目的和作用,也是其价值之所在。但因为人自身的利己与贪婪属性,在制度和信仰双重缺失的社会环境下,使得公权力成为执政者鱼肉乡里的利剑。
不论是房票故事中的倒卖房票赚得巨额收益,还是房源紧俏城市里的政府部门内部认购,都给公权力行使之合法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也给干群关系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害,长此以往,后果堪忧!如要追根溯源,上文提到的制度与信仰缺失该是其中关键。反思过往,制度建设不是不曾有过,只是执行难以到位。我们都知道,制度的彻底执行,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一种强制力,它更需要一种对制度权威性的信仰。人无所信仰,便无所敬畏;无所敬畏,便无所顾忌;无顾忌,便会竭斯底里;而竭斯底里,也就意味着崩溃。
只是,这群体性的竭斯底里及至崩溃,又如何使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包容”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