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天地之大德——中国文化的生命观
——观生与赏生
潘世东
泛爱生生,必导致体认生生、和宇宙万物之生生同流合一之终极追求,而这种终极追求实现的重要手段是观生和赏生。 观生即观生意。天地有生生大德,生即仁,因而生是天地精神与人间道德精神的统一。天地之生生精神是永恒的,一体相通的,它通过万物活泼泼形态以呈现,是大自然“生意”之内在精神和外在形态高度统一的产物。因而宋明理学家普遍地形成了对“生意”的挚爱,而且,在行为方式上,还形成了观“生意”的习惯。观生意既能在观中体悟生命,体味宇宙生生之造物的伟力,又能拓展心灵、净化性灵,在“生意”之物中亲证“仁”的道德境界。 观生意首先在于对于生命的体悟和探寻,正如卡西尔所说:当时的人,“首先把他的目光指向天上,那并不是为了满足单纯的理智的好奇心。人在天上所真正寻找的仍是他自己的倒影和他那人的世界的秩序。人感到了他自己的世界是通过无数可见和不可见的纽带而与宇宙的普遍秩序紧密联系着——他力图洞察这种神秘的联系[1]”。而这种联系在“观”中也真的得到了落实。例如,在观山时,人们便会发现自己同山一样,处于共感之中:“真山水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郁蓊,秋疏薄,冬黯淡,尽见大人之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艳治而如笑,夏山苍翠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2]这里,人在大自然中看到了人类自己的生命运动,大自然的一切都被灌注了人类生命的特点。 注释: [1](德)E·卡西尔《神话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57页。 [2]郭熙《山水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