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981年夏天,我在西安读完了大一的那个暑假,妈妈带我到上海去探亲,住在上海的三阿姨家里;在上海期间,我们又去爸爸的老家舟山定海的叔叔那里玩了几天。上文说到我和妈妈从定海乘客轮驶往上海的途中。)
1981年8月17日 星期一
清晨四点半,我们所乘的客轮到达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定海两个叔叔送给我们的东西很多,我们的行李也格外沉重,虽说有12路公交车一部直达,可是两头走的两段路,还是让我们觉得:终于到三阿姨家了!
上海的夏天流行冲调冷饮水喝,也就是用家里的热水瓶去水站买冰水,回来冲桔子粉和酸梅精等果味粉喝。去定海玩之前,我已经喝过不少冷饮水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可今天下午我喝过冷饮水之后,感到肚子疼得很厉害,在床上躺了半天不见好,妈妈带我去阿姨家附近的地段医院看病。
1981年8月18日 星期二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妈妈已经去小阿姨家了;中午时分妈妈回来,给我带了两只刚刚烤出来的鲜肉月饼。
下午,妈妈带我去打浦桥。我看到一块钱一本的小影集挺精致的,买了一本。在一家门面不大的小饮食店门口,妈妈买了几只牛肉煎包;我们吃完后,妈妈带我走上了附近的泰康路。
这条东西向的路很短也很窄,路上也没什么商店,起初我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带我到这里来。路两边有很多的石库门房子,房前一溜粗大的梧桐树,我们走在南面的街沿上,妈妈很少说什么,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忽然,妈妈停了下来,指着街对面一幢石库门房子两扇紧闭的黑大门说:“我们家以前就住在这里”。正说着,黑大门打开了,一个老妇人拎着只煤炉走了出来,把煤炉放在门口的地上,使劲地煽着扇子。妈妈小声说:“她就是我们家的邻居阿姨”。说着,像是怕人看见了似的,快步走开了。
1981年8月19日 星期三
早上,我和妈妈去小阿姨家。小阿姨买来肉糜、青菜和馄饨皮,加上妈妈的继母,我们四个人包大馄饨吃。我觉得青菜肉馄饨特别好吃,一下子吃了三大碗。
小阿姨到黑龙江省虎林县插队十年才回到上海,通过残酷的百里挑一的考试竞争,好不容易在淮海路附近的卢湾区中心医院考上了一份护士的工作。下午一点她要上班,十二点半,我们三个人一起出来,阿姨去上班,我和妈妈去逛淮海路。妈妈买了好几块衣料,有自己用的,也有西安家里的邻居和妈妈单位的同事们托妈妈带的。在淮海路近重庆路口的旧货商店里,我看到有处理的搪瓷碗,两毛六一个,就买了一个;看到有两分钱一个的小勺子,也买了一把。
住在三阿姨家里,三阿姨想到我们在西安生活太艰苦,天天用好菜招待我们。昨天,她去买了一块钱的熟菜小排;今天,她又去买了我特别爱吃的大排,还把切成小块的肉和面粉和在一起,炸桂花肉给我们吃。
1981年8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我和妈妈、三阿姨三人去逛南京路。我买了几张英语唱片和音乐唱片,妈妈给姐姐买了一件花线编织的毛衣和一双袜子。
下午,我和妈妈、三阿姨、小萍、利华,还有三个邻居小孩,总共八个人到阿姨家附近的瞿溪路菜场去排队买烤麸。西安没有这种豆制品,上海也是要凭豆制品票才能买的。三阿姨从他们家的豆制品票里省下一些给我们,我们把买到的烤麸切片后晒干,准备带回西安去。
1981年8月21日 星期五
今天没有出去玩,在阿姨家歇了一天。晚上看电视,故事片,潘虹主演的《透过云层的霞光》。
1981年8月22日 星期六
早上四点半,妈妈和三阿姨就起来去买火车票了。上午十点多钟,电话站来人叫电话,小萍去接的;妈妈让我和小萍去外婆家,她和三阿姨在那里等我们。小舅舅带着女儿陈曦和儿子陈康(小兔)来了,我特别喜欢白白胖胖的小兔子;大阿姨一个人来的。小阿姨这段时间正忙着结婚,钱很紧张,所以,我们这么多人,菜却不多,有梭子蟹、烧排骨和炒鸡蛋等;而且她还把原本是一碗的菜都装成了两个半碗的,以备晚饭也有菜吃。舅舅家里舅妈是总管,舅舅身上原本就没什么钱,下午他提着篮子去买菜,结果只买了一些一角钱一斤的老条茄回来。大阿姨听说我们要回西安了,买了一纸包粗梨送给我们。
下午,妈妈和三阿姨带着我和小萍到马当路上的王家姆妈家聊了一会儿。我听妈妈说过很多次了,王家姆妈是苏州人,年轻时候嫁给阿玲爸爸做小,从苏州乡下来到上海;后来生下女儿阿玲,再后来,阿玲爸爸选择了和大太太一起生活,就剩下王家姆妈阿玲母女两人相依为命了。王家姆妈一家和妈妈的娘家关系一直非常好,原先也是邻居。妈妈记得:公私合营那会儿,外公那原本位于打浦桥的木器家具店被收走了,家里一度吃饭都很困难,不得不给楼上人家洗衣服和倒马桶,有时居然到了关起门来吃白饭蘸酱油的程度;这时候,小舅舅在位于闵行的上海锅炉厂找到了工作,由于离家太远不能天天回来,要拿条被子到单位宿舍去盖,可家里却买不起被子,王家姆妈知道后就送了条被子给小舅舅。王家姆妈现在看着虽然是个老太太,可她的眉眼看上去却透着年轻时候的灵秀气,人也显得极为干净、清爽和利索。我们四个人在王家姆妈家坐了一会儿之后出来,妈妈让三阿姨带着小萍先回去了,我和妈妈再去小阿姨家。大阿姨说,小舅舅借了些钱给小阿姨,小阿姨和未婚夫吴青甫,出去买绒毯去了。我和妈妈和大阿姨说说话,等到很晚,小阿姨才回来。
1981年8月23日 星期日
三阿姨知道我们昨天在小阿姨家菜吃的太少也没吃好,今天起个大早去买来了大排、蹄膀和肉糜。
上午,我和妈妈去淮海路茂昌眼镜店把我才配的眼镜取来,是一副粗黑边的眼镜,还买了个眼镜盒。王家姆妈的女婿在上海展览馆工作,上午拿好眼镜,我和妈妈去王家姆妈家拿来他女婿给的两张上海展览馆电影院的电影票,片子是王馥荔主演的《风流千古》。
下午,三阿姨带我们去上海展览馆电影院。只有两张票,我和妈妈进去了;进去之后,妈妈觉得很后悔,说我应该让三阿姨看的。我们正说着呢,三阿姨进来了,她高兴地像个孩子,说刚等到一张退票;她手里还拿着三支刚刚买的雪糕。妈妈让我去坐那单独的位子,三阿姨把我带到了那里,她指着旁边一个年轻女子说:票是她给我的,说着,她还调皮地给那女子敬了个礼。
看完电影出来,按约,我们在展览馆门口等王家姆妈的女婿过来,他带我们到展览馆里面去转了转。这幢房子不管是外面还是里面,都显得那么地雄伟气派和精致漂亮!
回家的路上,三阿姨给我买了一份咸面包夹红肠,我们每人还吃了一杯冰激淋冰霜。每次和三阿姨一起出去,她总是问我是否要吃什么,我知道三阿姨和三姨夫工资都不高,我每次都说不吃,可三阿姨总是不停地买。
1981年8月24日 星期一
早上,三阿姨六点钟就起来了,说要帮我们去换火车票,多留我们住几天。我看得出,妈妈是很想住在上海的,是很想和三阿姨待在一起的,可是,妈妈又觉得住在人家家里人家要多花钱,也会给人家添很多麻烦。妈妈说,还是走吧。
上午,我和妈妈、三阿姨先去打浦桥转转,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淡黄色的T恤衫和一双在上海很流行的七块六毛五一双的黑皮鞋。之后,我们又去淮海路和南京路转了转。
下午,三阿姨陪妈妈去买了十只广式月饼和十只中式月饼,还有什锦糖、橄榄和话李等零食;利华陪我去日晖电影院看电影《雨夜奇案》了。晚上,妈妈和三阿姨、小萍去给爸爸拍电报;三姨父问邻居借了十块钱交给三阿姨,三阿姨给我们买了八只广式月饼、十只中式月饼和一盒奶油蛋糕,让我们带回西安。
晚上,天气太热,我和利华在门口乘凉,讲讲谈谈几乎一夜未睡。利华给我说,他已经有女朋友了,是他中学的同学,姓王;他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老婆以后要是对妈妈不好,他就对她不客气。
1981年8月25日 星期二
早上,三阿姨买来了大饼油条,我们吃好,三阿姨、利华、小萍母子三人,还有阿姨家的邻居纪良一起送我们上火车。候车的时候,阿姨又去买了十个富强粉肉包子让我们在车上吃。火车开动的时候,我和妈妈、阿姨都伤心地哭了,而我更是从上海一直哭到了苏州。列车开到无锡站的时候,我下去买了六盒豆腐干外加半条云片糕,一共一块钱;车到常州,我又下去买了一袋油面筋,一块钱一袋66个。
要回西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又能到上海来。我太喜欢上海这座城市了!喜欢这里走不完的商业街,看不尽的商店景,尤其是食品店里那浓浓的散发着奶油香的味道,真让我陶醉!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对上海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美好,每来一次,我回去都会想很久很久,盼着下次还能到上海来。至今让我遗憾不已的是:去年考大学的时候,我报了那么多上海的大学志愿,竟然没有一个如愿的!也因此,我的上海梦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1981年8月17日 星期一
清晨四点半,我们所乘的客轮到达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定海两个叔叔送给我们的东西很多,我们的行李也格外沉重,虽说有12路公交车一部直达,可是两头走的两段路,还是让我们觉得:终于到三阿姨家了!
上海的夏天流行冲调冷饮水喝,也就是用家里的热水瓶去水站买冰水,回来冲桔子粉和酸梅精等果味粉喝。去定海玩之前,我已经喝过不少冷饮水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可今天下午我喝过冷饮水之后,感到肚子疼得很厉害,在床上躺了半天不见好,妈妈带我去阿姨家附近的地段医院看病。
1981年8月18日 星期二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妈妈已经去小阿姨家了;中午时分妈妈回来,给我带了两只刚刚烤出来的鲜肉月饼。
下午,妈妈带我去打浦桥。我看到一块钱一本的小影集挺精致的,买了一本。在一家门面不大的小饮食店门口,妈妈买了几只牛肉煎包;我们吃完后,妈妈带我走上了附近的泰康路。
这条东西向的路很短也很窄,路上也没什么商店,起初我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带我到这里来。路两边有很多的石库门房子,房前一溜粗大的梧桐树,我们走在南面的街沿上,妈妈很少说什么,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忽然,妈妈停了下来,指着街对面一幢石库门房子两扇紧闭的黑大门说:“我们家以前就住在这里”。正说着,黑大门打开了,一个老妇人拎着只煤炉走了出来,把煤炉放在门口的地上,使劲地煽着扇子。妈妈小声说:“她就是我们家的邻居阿姨”。说着,像是怕人看见了似的,快步走开了。
1981年8月19日 星期三
早上,我和妈妈去小阿姨家。小阿姨买来肉糜、青菜和馄饨皮,加上妈妈的继母,我们四个人包大馄饨吃。我觉得青菜肉馄饨特别好吃,一下子吃了三大碗。
小阿姨到黑龙江省虎林县插队十年才回到上海,通过残酷的百里挑一的考试竞争,好不容易在淮海路附近的卢湾区中心医院考上了一份护士的工作。下午一点她要上班,十二点半,我们三个人一起出来,阿姨去上班,我和妈妈去逛淮海路。妈妈买了好几块衣料,有自己用的,也有西安家里的邻居和妈妈单位的同事们托妈妈带的。在淮海路近重庆路口的旧货商店里,我看到有处理的搪瓷碗,两毛六一个,就买了一个;看到有两分钱一个的小勺子,也买了一把。
住在三阿姨家里,三阿姨想到我们在西安生活太艰苦,天天用好菜招待我们。昨天,她去买了一块钱的熟菜小排;今天,她又去买了我特别爱吃的大排,还把切成小块的肉和面粉和在一起,炸桂花肉给我们吃。
1981年8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我和妈妈、三阿姨三人去逛南京路。我买了几张英语唱片和音乐唱片,妈妈给姐姐买了一件花线编织的毛衣和一双袜子。
下午,我和妈妈、三阿姨、小萍、利华,还有三个邻居小孩,总共八个人到阿姨家附近的瞿溪路菜场去排队买烤麸。西安没有这种豆制品,上海也是要凭豆制品票才能买的。三阿姨从他们家的豆制品票里省下一些给我们,我们把买到的烤麸切片后晒干,准备带回西安去。
1981年8月21日 星期五
今天没有出去玩,在阿姨家歇了一天。晚上看电视,故事片,潘虹主演的《透过云层的霞光》。
1981年8月22日 星期六
早上四点半,妈妈和三阿姨就起来去买火车票了。上午十点多钟,电话站来人叫电话,小萍去接的;妈妈让我和小萍去外婆家,她和三阿姨在那里等我们。小舅舅带着女儿陈曦和儿子陈康(小兔)来了,我特别喜欢白白胖胖的小兔子;大阿姨一个人来的。小阿姨这段时间正忙着结婚,钱很紧张,所以,我们这么多人,菜却不多,有梭子蟹、烧排骨和炒鸡蛋等;而且她还把原本是一碗的菜都装成了两个半碗的,以备晚饭也有菜吃。舅舅家里舅妈是总管,舅舅身上原本就没什么钱,下午他提着篮子去买菜,结果只买了一些一角钱一斤的老条茄回来。大阿姨听说我们要回西安了,买了一纸包粗梨送给我们。
下午,妈妈和三阿姨带着我和小萍到马当路上的王家姆妈家聊了一会儿。我听妈妈说过很多次了,王家姆妈是苏州人,年轻时候嫁给阿玲爸爸做小,从苏州乡下来到上海;后来生下女儿阿玲,再后来,阿玲爸爸选择了和大太太一起生活,就剩下王家姆妈阿玲母女两人相依为命了。王家姆妈一家和妈妈的娘家关系一直非常好,原先也是邻居。妈妈记得:公私合营那会儿,外公那原本位于打浦桥的木器家具店被收走了,家里一度吃饭都很困难,不得不给楼上人家洗衣服和倒马桶,有时居然到了关起门来吃白饭蘸酱油的程度;这时候,小舅舅在位于闵行的上海锅炉厂找到了工作,由于离家太远不能天天回来,要拿条被子到单位宿舍去盖,可家里却买不起被子,王家姆妈知道后就送了条被子给小舅舅。王家姆妈现在看着虽然是个老太太,可她的眉眼看上去却透着年轻时候的灵秀气,人也显得极为干净、清爽和利索。我们四个人在王家姆妈家坐了一会儿之后出来,妈妈让三阿姨带着小萍先回去了,我和妈妈再去小阿姨家。大阿姨说,小舅舅借了些钱给小阿姨,小阿姨和未婚夫吴青甫,出去买绒毯去了。我和妈妈和大阿姨说说话,等到很晚,小阿姨才回来。
1981年8月23日 星期日
三阿姨知道我们昨天在小阿姨家菜吃的太少也没吃好,今天起个大早去买来了大排、蹄膀和肉糜。
上午,我和妈妈去淮海路茂昌眼镜店把我才配的眼镜取来,是一副粗黑边的眼镜,还买了个眼镜盒。王家姆妈的女婿在上海展览馆工作,上午拿好眼镜,我和妈妈去王家姆妈家拿来他女婿给的两张上海展览馆电影院的电影票,片子是王馥荔主演的《风流千古》。
下午,三阿姨带我们去上海展览馆电影院。只有两张票,我和妈妈进去了;进去之后,妈妈觉得很后悔,说我应该让三阿姨看的。我们正说着呢,三阿姨进来了,她高兴地像个孩子,说刚等到一张退票;她手里还拿着三支刚刚买的雪糕。妈妈让我去坐那单独的位子,三阿姨把我带到了那里,她指着旁边一个年轻女子说:票是她给我的,说着,她还调皮地给那女子敬了个礼。
看完电影出来,按约,我们在展览馆门口等王家姆妈的女婿过来,他带我们到展览馆里面去转了转。这幢房子不管是外面还是里面,都显得那么地雄伟气派和精致漂亮!
回家的路上,三阿姨给我买了一份咸面包夹红肠,我们每人还吃了一杯冰激淋冰霜。每次和三阿姨一起出去,她总是问我是否要吃什么,我知道三阿姨和三姨夫工资都不高,我每次都说不吃,可三阿姨总是不停地买。
1981年8月24日 星期一
早上,三阿姨六点钟就起来了,说要帮我们去换火车票,多留我们住几天。我看得出,妈妈是很想住在上海的,是很想和三阿姨待在一起的,可是,妈妈又觉得住在人家家里人家要多花钱,也会给人家添很多麻烦。妈妈说,还是走吧。
上午,我和妈妈、三阿姨先去打浦桥转转,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淡黄色的T恤衫和一双在上海很流行的七块六毛五一双的黑皮鞋。之后,我们又去淮海路和南京路转了转。
下午,三阿姨陪妈妈去买了十只广式月饼和十只中式月饼,还有什锦糖、橄榄和话李等零食;利华陪我去日晖电影院看电影《雨夜奇案》了。晚上,妈妈和三阿姨、小萍去给爸爸拍电报;三姨父问邻居借了十块钱交给三阿姨,三阿姨给我们买了八只广式月饼、十只中式月饼和一盒奶油蛋糕,让我们带回西安。
晚上,天气太热,我和利华在门口乘凉,讲讲谈谈几乎一夜未睡。利华给我说,他已经有女朋友了,是他中学的同学,姓王;他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老婆以后要是对妈妈不好,他就对她不客气。
1981年8月25日 星期二
早上,三阿姨买来了大饼油条,我们吃好,三阿姨、利华、小萍母子三人,还有阿姨家的邻居纪良一起送我们上火车。候车的时候,阿姨又去买了十个富强粉肉包子让我们在车上吃。火车开动的时候,我和妈妈、阿姨都伤心地哭了,而我更是从上海一直哭到了苏州。列车开到无锡站的时候,我下去买了六盒豆腐干外加半条云片糕,一共一块钱;车到常州,我又下去买了一袋油面筋,一块钱一袋66个。
要回西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又能到上海来。我太喜欢上海这座城市了!喜欢这里走不完的商业街,看不尽的商店景,尤其是食品店里那浓浓的散发着奶油香的味道,真让我陶醉!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对上海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美好,每来一次,我回去都会想很久很久,盼着下次还能到上海来。至今让我遗憾不已的是:去年考大学的时候,我报了那么多上海的大学志愿,竟然没有一个如愿的!也因此,我的上海梦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