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设计在代表实用
在这个人人都在讲创意,人人都在做创意,人人都不知道创意方向在哪边的时代,即使你创意了又怎么样呢?是有价值的吗?是有可操作性的吗?还是在异想天开?还是在折腾光阴?还是在消耗有限的资源与实实在在的生命?当设计师遭遇创意,有的是左右逢源,有的是柳暗花明,有的是源头活水,有的却痛苦不堪,有的是哭笑不得。
其实大多数的创意都是在复制别人的设计,许多人都不知道创意为何物,却总拿“创意”两个字来难为设计师,而设计师又怎么不是在真正的创意呢?他们遭遇的难题很简单,有的创意是海市蜃楼,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也走不进去的;有的创意本来就是在抄袭别人,可他们偏偏就要以“创意”之高调去瓦解设计师,去改变设计师的创意。他们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多那么一点见识,而且总是直面设计师:你们能不能够再“创意”一点。
十个有九个设计师一听到“创意”两个字总是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如果一个设计师不懂创意能够设计出什么吗?那叫制图员,那叫匠人,那叫施工员,或者叫领班。他们除了看懂别人画出来的东西之外,就是按部就班,或者是按图索骥。不需太多的智慧,不需太多的改变,他们也没有本质上的能力去改变协调整个构架的把握。
一个伟大的设计可以改变历史,一个真正的设计可以重塑一座城市;一个有灵魂的设计是可以划时代的;一个本质的设计可以解读出最为立体的文化内涵;一个绝美的设计可以成就一段历史,可以铸就一座丰碑,望其项背那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完美的设计可以改变人的思维或思想,它是旋转的,什么人都可以找到属于他们的启迪与幻想;一个实用的设计,可以满足千千万万人们吃穿住行。包括可以上天入地,包括可以造山填海,包括可以对基因的改变。
而我们今天能理解的设计,是无口不提的“创意”,都是很简单的,或者一个空间,或者一段时光,或者一个表象,或者一个截面,或者不同的色彩,或者多维材料的选择,或者对形状的认定,或者对地域的沉迷,或者对风俗的认可,或者对固有的文化传承,或者对所能视角的锁定,或者对某种偏向偏爱的确立……。真正对历史、文化、思想、艺术、环境、心灵之类的全面演绎与推进,是做得还很不够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时代没有真正意义的设计师,更不可能出现伟大的设计,大多都在被商业的设计所浸染,动不动就是有多少钱做多少事,而并不是发自心灵肺腑的创意。多为天下设计一大抄,天下设计一大改,天下设计一大仿,天下设计一大拼。试问能抄出创意?能改出需求?能仿出内核?能拼出旷世惊叹?
看看当今楼盘的外观,看看居家处处的设计?到处都差不多,到处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到处都似乎出自一个师傅。天啊!中国有千千万万的设计师啊!为什么就只有这点本领?为钱的设计不可能有创意,也不可能成就有创意无限的设计师,更不可能成就一个创意时代,尽管我们天天都在对“创意”恋恋不忘。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是没有很好的创意,也不是没有真正的设计。只是有的设计不是太高,就是太低;不是太左,就是太右;不是太前,就是太后;不是太里,就是太外;不是太雅就是太俗;不是大而全,就是谨小慎微的坐井观天。想想我们触及的设计是不是太空幻了!看那东西南北中的时装发布,你穿得起吗?你能穿出街吗?你穿在身上还像人吗?看那缤纷艳色的发型创意,想想那脑袋是你的还是别人的?你有时间去整一个发型要用上半天或一天的时间吗?就是你弄出来了,你往大街上一走,人们不认为你是魔鬼,就一定会认定你是外星人,这样的设计你敢消费吗?看那全世界的汽车大展,怪异的,多功能的,什么颜色的汽车,你能买吗?去哪儿上牌?去停放在哪儿?看那欧式大宅,美式豪宅,怪异得像中国的古陵墓,阴森而莫名,搬进去都会做恶梦啊!你真的喜欢得非买不可吗?
看来升上天堂的是少数,相信绝对的设计也是少数,那么就只有平庸,就只有左右比较,上下比较,内外比较,前后比较了。既然是大多数都认为过得去的设计,你干嘛非要追求什么创意?所以设计师们就有理由不上进了。即使是真正的创意,你也给不起钱,你也耗不起时间,你也接受不了啊!或许真正实用的设计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真正的创意设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是叫好不叫卖啊!难怪有许多人看了别人的样板性的东西,回来一看自己生活之中的一切,总是心态不平衡地怎么认为都怎么难受。千万别怪没有创意,也千万别怪没有设计,生活总是离不开油盐酱醋茶,除了正常的吃穿住行外,要享受,要欣赏,那就请你很正式地走出去得了。你需要跟自己过不去吗?所以,我们尽管生活在这个所谓的创意时代,你不能不原谅设计师啊!等到我们真正拥有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之后,或者成了神之后,或者是成了仙之后,再去难为那些自命不凡的设计师还是有可能的。看来我们这几代以至未来的几代人要享受并不在今朝,惟有实用才是真正的第一要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