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社会责任大众利益,何不优势互补携手共赢?


 

  近日看两家IT公司打的不可开交,倒建议你们不妨读读我那篇早在去年就出版的《国企春秋新论语》。

  《国企春秋新论语》是告诫人们切勿搞内耗的:

  竖看历史,上下五千年,尤从古春秋至今,国人多有胜出之骄傲,亦不乏屈辱之悲愤。骄傲者盖为同仇敌忾,悲愤者却多因“谋动干戈于邦内”。

  国企春秋,技术博弈、人才博弈、决策博弈,反面者,是确有企业给人带来了遗憾。原本历史之长长于共和,技术之精精于同行,基业之厚厚于所有,人才之聚聚于所向,实应突飞猛进却陷于踏步徘徊而难以自拔,甚至萎缩改换门庭。寻其缘由,竟是穷折腾导致了折腾穷,竟是与季孙之忧的“萧墙之内”有着诸多人为内耗有关。

  由是,便想到了让季孙所忧的萧墙之内的些许内耗现象和事端来个红杏出墙,或许这些现象和事端能使人追悔、使人警戒、使人猛醒,或许能促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促人亡羊补牢不再内耗,促人静想沉思一改旧习!但愿这部新编企业春秋论语能作为“反面教材”,引人以为镜鉴,以为国企之兴尽点薄力。

  《国企春秋新论语》中有篇文章,题目是“竞争合作之双赢”,其中谈到:不少人谈论要发展规模参与国际竞争,好像个头大了就一定于竞争有利。其实,这不是打篮球,个头大了就有优势;举重运动员、体操运动员的优势就不是个头越高越好,关键在每个人的素质和专项技术。规模是参与竞争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实力!

  《国企春秋新论语》中还有一篇“营销人员之敬业”,特别提到要“相敬如宾”--对同行的产品 避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也是可以看看的。

 

  在我看来,对国内企业来讲,恶性竞争的窝里斗,只能自相残杀两败俱伤,内耗了元气,空耗了时机!这样的例子无须列举,实在太多了。

  商场如战场吗?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吗?冷静下来想想吧,商场犹如战场,竞争却是合作互补各扬其长而互利双赢!为什么非要你死我活呢?人家知道了你的动机是要人家死,人家就会想办法先把你弄死!竞争失败被淘汰,是失败者自己的竞争力差,死是死于自杀!   

  不论谁的产品,消费者自有公论!市场上优胜劣汰的标准,在于消费者的喜好!这奖杯那奖杯,都不如消费者的口碑;这荣誉那荣誉,都不如消费者的赞誉!坦诚自己产品的缺陷,与消费者融为一体持续改进,在征询社会意见中持续改进,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一种实在!
  而同行间相敬如宾,合作互补,是新时代敬业精神的一种外在风范,体现了企业商家的行为品格。直接面对人家叫板,要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取胜。如果处处以相贬相斥的方式“排除异己”,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会帮了对方的忙,自己反受其累。
 
   道理就是这样,尊重是相互的,合作是互利的,竞争是双赢的,不尊重别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企业商家不能干傻事。尤其现在经济实体开始受到世界性金融海啸的殃及,严峻经济形势召唤每个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感、全球责任感,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着力民生建设多难兴邦的时候,更需要国内企业的同心戮力,需要同行同产品的相互帮扶!当然,同心戮力相互帮扶包括着创新进步、资产重组的方式。

  所以,从消除内耗、提升国力、负起社会责任、维护大众利益的角度,建议大家坐下来,采用个优势互补携手共赢的办法。你们都是知名顶尖专业公司,肩负着国内IT发展重任,客户数以亿计,携起手来,向着更强更精更专,岂不更好!

  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