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没有评论朝韩之间的事情了。
从延坪岛朝韩双方的炮击,到中国外交部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声明,到美国派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参与黄海美韩军演,再到韩国青瓦台11月28日表示,韩国总统李明博当天在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时很明确地表示,当前不是讨论重启六方会谈的时候。朝鲜半岛上冲突不断。戴秉国在当天稍晚些时候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通电话,他表示中方对朝鲜半岛局势发展深感忧虑,认为当务之急是努力缓和当前局势,反对任何可能导致紧张升级的举动。
挑事的与劝架的,这就是中美两国对朝韩问题上的矛盾态度。
中国是劝架的,总在劝冲突双方,别打了,别打了,有话好好说;美国则是旗帜鲜明地拉偏架,不管是否正义,坚定地维持美韩战略联盟。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亚洲东边的半岛战争与西边的伊朗战争,都可以在无形之中拉动美国的经济,加快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的作用。
在东亚,不管是朝韩问题,还是中日关于钓鱼岛的纠纷,美国都难以置自己在亚洲的战略盟友于不顾,加之美国重返亚洲的态度与努力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所以在诱导中国开放30年,放任中国制造业持续高成长20年,并利用WTO的游戏规则逐渐染指中国所有敏感的产业长达近十年之后,美国开始考虑“收网”了。
只不过华尔街金融风暴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以及那之后就业态势的失控,以及滥发的国债所导致的美元霸权遭遇全球性的冷遇,让美国政府感受到了来自民众、国会以及对立党派的竞争压力,不得不采取行动让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升级得更快一些。
按某些主流专家所说,中国GDP总量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比重在增加,在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成为拥有第三大投票权重的国家。
高盛公司一项表明研究:到2027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2050年将达到美国的两倍。英国作家马丁·雅克在他的图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央帝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终结》中将此竭力渲染,在雅克看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崛起从来都预示着它将发挥更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
应该说,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不管是依托于中国崛起论的捧杀还是依托于中国威胁论的棒杀,都让美国人不能不把中国当成竞争对手来看待,特别是中国在亚洲独一无二的地位已经让美国把中国视作重返亚洲最大的一块绊脚石,这些更让他们美国无法消除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中国的制造业冲击美国国内的就业形势,中国所形成的贸易顺差更多的是从美国那里得到的,虽然中国的外汇储备绝大部分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债与美元资产、或者是以主权基金的身份参股美国两房、黑石等机构,而且随着美元的贬值除了缩水就是被套牢,让中国民众所享受到的利益大打折扣,但美国人依然会感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更重要的是,那些“不明真相的美国民众”,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把矛头指向维护中美友善关系的政策。历届政府,出现了亲华倾向就会有被弹劾与职位不保的危险。即使不是从政客的职业道德角度考虑,而单纯从党派之间的竞争态势考虑,美国政府与内阁都不大可能拼死维护与中国的和平相处的关系。
在朝韩之间,媒体早就对双方的军事实力做过分析,分析的结论是:
撇开背后的支持力量而“单挑”,韩国未必就是朝鲜的对手。武器装备之类的东西暂时不去做专业的对比,单纯从软实力角度,就足以看到韩国与朝鲜之间的差距。
不管是否执行愚民政策,朝鲜方面完全可以做到在战争中“舍得一身剐”,与韩国同归于尽,玉石俱焚,但相对安逸的韩国方面就要考虑放弃自己养尊处优的生活状态所付出的成本与代价是否值得了。其实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韩国的生活水准比朝鲜的强的太多了,但为国牺牲的精神却通常都会呈现负相关的联系。
韩朝之间的冲突,完全是由于美国挑唆所导致的。
朝鲜的核威慑成为美国一直耿耿于怀并大肆利用的把柄,偏偏朝鲜方面就是不愿意乖乖就范,随着事件的紧张程度升级,朝鲜半岛南北对峙的态势越来越激烈,并呈现剑拔弩张的态势。
从实质上看,所谓“六方会谈”不过是美国、日本与韩国摆下的一个口袋,让俄罗斯与中国协作,对朝鲜实行“请君入瓮”的策略。
但朝鲜方面强硬的态度使得双方对抗逐渐升级,天安号事件成为韩美军演的导火索,每个月一次的军演无疑是在不停地挑逗朝鲜,并挑战朝鲜所能承受的底线。即使是11月23日的炮击,也是韩国方面开火在先。
综合而言,李明博政府在亲美态度上,比他的前任走得都要更远一些。韩国不过是美国重返亚洲的一枚棋子而已。在美国的地缘政治格局之中,无非就充当了打手与爪牙的角色。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亚洲国家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们分别从南海与黄海对中国形成间接的封锁与夹击之势。
说美国利用韩国以强硬态度对待朝鲜,倒不如是敲山震虎地对中国施加压力,因为美国的武装力量不仅将朝鲜纳入自己的进攻射程之内,而且调转炮口就可对中国实行武装打击。
在各方的态度上,美国可以通过战争提升自己日渐没落的国际地位,维护霸权形象,通过军火来拉动国内制造业之类的需求,韩国有美国在后面撑腰,日本可以从中渔利;朝鲜则会以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大不了玉石俱焚,也可以轻易把首尔打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俄罗斯呢?怕是会有隔山观虎斗的心态,美国与东亚的这些国家都卷入战争,他们隔岸观火,采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美国的策略。
再看中国,中国持续保持外交努力,让各方息怒,不要诉诸武力,一直在劝架,似乎不单是发挥其国际责任,更重要的是中国帮朝鲜与韩国都不太合适。
先看朝鲜,联想到60年前的那场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的战争,当下的解放军是否还能有当时的神勇与自我牺牲的精神?即使神勇依旧,武器装备早已不是60年前所能比的,而且对引狼入室之后所带来的损失,当然是哪位将军与政客都不愿意承担的。
在朝鲜遭受打击的时候,袖手旁观本身就与历史有180度转弯,即使再拿以经济建设与国力的持续发展为回避为朝鲜提供助力的堂皇理由,似乎连中国同胞都难以接受!弹丸之地的朝鲜尚且敢与美国公然叫板,难道中国的政客与将军们的胆略还比不上三代世袭的封建国家?特别是与面对刚刚建国的破烂摊子的开国元勋们相比,又何以不汗颜?!
帮了朝鲜就势必要与美韩日做对,在这“铁三角”的夹击下,难道要中国回到1978年之前的经济水平吗?不管是对国民还是对执政党,生活水准所形成的巨大落差,那需要有多么强大的勇气才能够去面对的呢?
退一万步讲,即使美日韩联军以不伤及无辜为准则,对中国秋毫不犯,但杀红了眼,将战火引到中国境内怕是难以避免的,朝鲜看到中国居然袖手旁观,与60年前相比,有天壤之别,又会怎么想?是会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日本人看到晚清官军与朝廷不堪一击,就从心底蔑视这个在自己身边外强中干的国家吗?这个不知道!也耽于去想了。
因此,中国在内心是最不希望战火被点燃的,恐怕是最不希望在自己家门口发生战争的。
美日韩方而言,既然战争会拉动本国经济恢复,并提升自身在区域霸权形象,战火越是激烈,军国主义的利益诉求则越会得到满足。
——这之间的差距,就是朝韩危机之中所隐含着的中美矛盾。
贾春宝
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刊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
从朝韩危机看中美矛盾(11月30日)
评论
编辑推荐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