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旨:通过优先解决核心景区骨干交通,吸引巨额民间资金,投资于核心景区的相关产业发展,产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扩大器”功效。
当前民间投资正处在一种对房地产等领域观望并寻找出路的时机,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带来的旅游爆发式增长,为民间投资于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展示了广阔的诱人前景。
2010年“十一”黄金周,鄂西圈旅游两个重要指标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其同比增长率均实现“四超”:超历史最好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超全省平均水平,超周边湖南、河南等省的水平。详见下表:
2010年“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比较表
地 方
|
接待游客
|
旅游总收入
|
同比增长(%)
|
|
(万人次)
|
(亿元)
|
接待游客
|
旅游总收入
|
|
全 国
|
25390
|
1166
|
27.1
|
32.4
|
湖北省
|
1363.3
|
48.996
|
31.23
|
35.8
|
湖南省
|
1529.2
|
65.89
|
27.03
|
23.89
|
河南省
|
2226.2
|
118.44
|
15.6
|
17.4
|
鄂西圈
|
559.93
|
22.16
|
39
|
43
|
襄樊市
|
89.12
|
4.82
|
56.1
|
51
|
荆州市
|
82.12
|
2.18
|
31
|
44
|
宜昌市
|
102.7
|
3.56
|
31.2
|
31.9
|
十堰市
|
79.9
|
2.38
|
26.
|
34.1
|
荆门市
|
40.91
|
1.58
|
46.7
|
68.3
|
随州市
|
80.2
|
3.6
|
31
|
33
|
恩施州
|
53.5
|
2.7
|
82.93
|
65.2
|
神农架
|
18.26
|
0.4994
|
45.48
|
52.16
|
数据来源:国务院假日办发布的旅游信息通报。
但是,十大核心景区有的极具投资价值而道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典型的如:
1、武当山经竹山圣水湖桃花源到三峡巫溪的快捷生态旅游通道。
2、武当山经竹山圣水湖桃花源到神农架大九湖的快捷生态旅游通道。
3、武当山(太极湖)经丹江口古均洲到万岛湖的生态旅游通道(含太极湖彩虹大桥)。
4、武汉市黄鹤楼经洪湖岸边到岳阳楼的全程高速通道(汉洪监的洪监段)。
5、赤壁跨洪湖的长江大桥。
6、大洪山景区明显陵、玉龙绿林、慈恩寺等各景点的环接交通网络。
7、宜昌三峡经远安嫘祖景区到隆中景区的快捷生态旅游通道。
8、大峡谷、腾龙洞、坪坝营景区环线生态旅游通道。
上列交通要道的打通,不仅进一步增加核心景区强大的消费吸引力,而且将使核心景区由观光游过渡到休闲度假游,大大错散游客的核心集中度,并增加游客在环绕核心景区的滞留时间。如,武当山景区,目前只能一日游,如果将其经丹江口古均洲到万岛湖的生态旅游通道(含太极湖彩虹大桥)打通后,分散的游客将会星罗棋布于万岛湖和古均州小镇,变成3日游,甚或一周游。其中均洲镇是因南水北调工程移民3000多人而规划新建的万人复古镇,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武当山景区的接待量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已经逼近极限,10月2日、3日、4日、5日连续四天单日接待旅游人次均突破2万人次,其中10月3日2.84万人次,占核定最佳日接待量的142%和最大接待量的95%。逍遥谷龙泉湖畔的武术表演和武当大剧院的“武当太极”场场爆满。“十一”期间,接待来自湖北、河南、陕西、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旅游团队1057个13577人。到神农架的目前较好通道武神生态公路的必经之地房县,“十一”期间接待来自十堰、武当山、宜昌、河南、西安、北京等地团队游客75批次2260人次,留宿“一江两山”过境游客达1.5万人次。刚刚打造的鄂西圈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的房县杜川等地农家乐家家爆满,有时甚至“一桌难求”、“一房难求”现象。神农架住宿和餐饮成倍增长。高峰期的2-4日,自驾游车辆每天有2000多台,占黄金周游客人数的60%以上,成为神农架“十一”黄金周旅游的主流和最大亮点。以“雪花啤酒时尚之旅永闯天涯”共111台、420人的自驾车队为代表,还有四川成都的“跟我走”自驾车队28台113人,湖南长沙“我爱摄影”自驾车队16台,海南的“青云直上”自驾车队32台112人,等等,各自统一标识,有序进入景区,本身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恩施州今年前三季度旅游创汇2000万美元,但在十一黄金周也创造了让游客排队3小时而购不到票、第天购得票后3小时而乘不上车,导致打群架靠特警平息的“超世博”记录。
如果解决基本服务的配套设施,这种效应,既是拉动了消费,其中的外汇创收也相当于是增加了出口。而在打通上列骨干交通后,则是相当于增加了景区的投资吸引力,景区景点的建设投资、相关房地产业投资、酒店等投资都必将巨额增长。这种核心景区通过交通投资引爆的“以小博大”,即交通投资1亿元,可能会吸引景区相关投资10亿元、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其必然实现投资“放大器”的作用。可谓是消费、出口、投资三丰收。而且旅游景区往往是租赁经营性质、具有无烟型等特点,又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发展中的土地、能源、环境、资金等瓶颈的制约。
在具体操作上,将结合鄂西圈精品名牌核心景区的策划,优先解决其间的骨干交通问题,从而创造条件,更好地吸引客商,促进他们对核心景区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更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