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通胀焦虑”而投资房产风险很大


    近日,有调查数据显示,楼市成交量在经历了短暂的萎缩之后有放量的迹象出现,原因是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已经达成共识,出于资金保值、增值的考虑,不少投资客又开始投身楼市,甚至不少普通购房者也开始重拾已经搁浅的购房计划。对此,笔者认为,面对通胀的预期,将资金投放于资产无可厚非,但就目前的经济状况看,通货膨胀已经走过了预期阶段,中国经济正在进入“后通胀时代”,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上,盲目投资于价格业已抬高的各种资产存在较大风险。 
   

    不可回避现象:
    物价上涨引发恐慌性购买
    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4.4%,创下近25个月以来的新高,同时,这也是CPI涨幅经连续4个月超过3%警戒线。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CPI同比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10月份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10月份CPI同比的大幅上涨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已有一些人们开始将资金投向不动产。一位刚刚买房的购房者的话很有代表性,“今年本也想等一等,毕竟调控力度很强。可后来想一下,什么东西都在涨,万一房价不跌反涨呢?算了,还是早买安心。”其实,日前国家稳物价
“国16条”的出台将很快使食品类价格受到明显抑制,而且一直以来房产调控也没有松动的迹象,房价即使不能明显下跌,只是高位横盘,对高位买入投资者来说都有着不小的资本时间成本风险。

   

    普遍疑问:
    现在出手是否为时过晚
    简单说,所谓的通胀就是经济领域的货币太多,当货币增长的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就会出现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将货币资金投资于资产,让货币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保值是最常见的做法。
    然而,其实从2008年底政府推出4万亿的基础建设投资,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炉,再到2009年信贷资金的巨量放出,市场就已经开始担心通胀的出现,人们也开始研究在通胀到来之时如何使自己的财产不贬值缩水。除了风险较大的股市之外,楼市也成了普通百姓抵御通胀的重要选择。
    于是从去年初开始,趁房价还在低位的一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客就开始进入楼市,使楼市走出了一波史上最快速的上涨行情。一直到今年的4月份,中国房价来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因此,可以判断,从2008年年底,到今年国家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开始,因为通胀的预期,大规模的热钱与闲散资金已经在楼市中进出了不知多少次。基于这样的判断,尤其是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随之跳了出来:现在买房保值是否为时过晚?现在进入楼市会不会成为击鼓传花游戏中最后的接单者? 
   

    问题关键:
    通胀是否会进一步加深 
    从目前国家的政策导向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政策层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正引导社会经济步入“后通胀时代”。
    最新的数据显示,与CPI指数关系较为密切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PMI)指数同比分别上涨了5.0%和8.1%,涨幅分别比9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由于这两项指标在很大程度可视为前期指标,经过一定的时间会传导给CPI。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目前的高达4.4%的CPI涨幅可能远未见顶,从趋势来看,目前通胀总体水平已经明显地处于加速上升轨道。物价的上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但其持续上涨的动力已经不复存在,今后的上涨将是一种惯性使然,而不是主动攀升。其一,高通胀与高增长密切相关,但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将被大大抑制,高通胀赖以生存的环境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二,不久前央行的加息以及连续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将在短期内发生作用,引发通胀的流动性将被逐渐收回。据统计,目前央行的一系列措施将收回的货币量可达3000多亿元,而且,视未来的发展,不排除更激烈、更有效的政策出台。 
  
   房价非理性上涨因素将被剔除
    如果当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事实,将来房价的走势如何?由于通货膨胀已经实现。购房用于保值的动力就不存在了,除非大家有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实现之后,物价将会有一个平稳期,出现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由于通货膨胀的实现,人们的收入增长有一个滞后期,必须支出的衣食行等生活成本提高了,家庭可支配的收入自然就会减少,这也相对的减少购房的入市资金。更加重要的是,由于通货膨胀已经实现,政府必须考虑社会的稳定,防止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因此会采用加息的手段减少流动性,而加息等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无需赘述。
    通胀的治理与通胀的来临是如影随形的。在政府强力治理通货膨胀期间,房价将出现震荡走势,高价格房地产交易会受到抑制,因此房地产变现难度增大,成本增高。 如果在目前的房价已经处于高位时买入一两年后才能入住的期房,并不一定能抵御通货膨胀且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因为一套期房从购买到入住再到取得房产证并上市交易少说要一两年时间,而在这期间政府可能已经通过对通胀的治理将楼市的泡沫挤掉,房价已经回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这时再看高位买入的房产不仅没能保值增值,还可能出现了资产缩水,而且现在房地产投资也并不如前些年那样收益巨大,尤其是投资那些产品品质不怎么样,价格却虚高的楼盘,当前形势下,更是难以担当抵御通胀的大任。所以,即使在通胀的焦虑下,也切勿盲目试图通过房产投资的渠道去赢得财富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