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关注中国宪政、选举制度、反就业歧视等制度构建的中国著名宪法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因肝癌晚期于11月22日凌晨在北京逝世。(法制网 11月22日上午9时)
蔡定剑是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宪政研究中心主任;兼北大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等。
去年6月,蔡定剑在回江西南昌探亲期间查出已是肝癌晚期。此后,他一直非常乐观,努力配合治疗。在癌细胞业已扩散至全身之后,他的家人表示,“能够坚持至今日已是奇迹”。
据其家谱记载,1955年11月27日,蔡定剑生于江西新建,家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二,幼聪颖,长辩论。
蔡定剑于1983年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法学学士),1986年于北大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1986年至2003年底先后供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秘书处,任职至副局长,专司宪法、中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制度、选举制度的研究。2002年蔡定剑荣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期间完成的《中国人大制度》迄今已再版5次。从1994年至2007年期间,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做过访问学者,并在世界至少20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发表过演讲。2004年1月,他调任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迄今。
主要研究领域:宪政理论和实践,法制建设理论,人大制度和选举问题,关注社会问题。出版专著《宪法精解》(2004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92-2005年第四版)、《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1999年)、《国家监督制度》,主编《中国向法治30年》(2008)、《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2003)等著作,评论集《黑白圆方-法治、民主、权利、正义论集》(2003年)、《夜阑烛火集》(2008年),是许多重要报刊的评论专栏作者,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除了在学术上建树颇多,蔡定剑教授同时亦全程参与了近年来的中国法治进程。在每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他都会对媒体反复讲解《预算法》。他曾表示,全国人大作为最高代议机关,最重要的职责是“看紧老百姓的钱袋子”,亦不讳言当前预算工作存在诸多粗放之处,全国预算问题的重要性应该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佛曰:“生又何尝生?死又何尝死?”死死生生,都是在同一个循环中。蔡定剑先生用有限的生命为推动政改、普及法制而努力,心有大我,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中仍心惦民主。先生虽往生,但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