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本人希望农产品价格越低越好,因我也是吃人间烟火。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对于这个意境,我完全认同。当然,对政府刚出台的控制价格的措施我更是充满期望与憧憬。因,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关心菜篮子,米袋子。现在米袋子由省长负责,菜篮子由市长负责(相关信息在政府有关文件里可查阅),人们自然高兴。
然而,再想想全世界汹涌的货币和国内自身那数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各种行业的补贴下乡政策。这些政策让货币更多,而农民却享受不到货币增长的幸福。于是农民们想要过得更好,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田里的锄头拿起工地的机械设备进城做农民工。田间地头的农民少了,而吃粮食和蔬菜的人却一个也没少;您说,这农产品价格会怎么样呢?
就拿广西种甘蔗的农民来说吧,去年每吨甘蔗收购价260元(加上联动机制,实际销售价格320元),10亩甘蔗可以卖1万多元收入。扣除化肥,农药,管理人工成本,农民似乎剩不下几文。于是,心思活的农民打算改种其它经济作物,或者干脆进城挣点现钱儿。最终种植的甘蔗少了,价格会怎么变化呢?
别看广西的糖厂今年新糖第一天卖出7600元/吨的高价,其实落到农民口袋里也没几个子。那蹿高蹿低的糖价,让糖厂现在吓得不敢报价,期货价格一会儿是7000多,一会儿又跌到6000多。有人喊要到9000,有人有喊不到5000就要被调控。
只有农民们不喊,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他们也完全不需要懂,因为人家根本不吃你这套。总之,价格低,就种别的。或有人说,你不种算啦。总之,我控制住价格不让涨。可是,有人又说啦,不涨价可以呀,可是种植的产品少了,最后货物就更少。少得若象黄金一般稀有又该怎么办?不吃黄金绝对不会死人(噢,吃了黄金才是要死人);而不吃米,面,菜,糖却是一天都要不得。
喏,您瞧!市场规律还得市场办。要想价格低就必须多发动农民种庄稼。而要想农民种庄稼,就必须得产品价格有吸引力。回头还是落在价格上了,除非牺牲国库直接给农民或糖厂大量补贴,可这一来,国际国内价格又相差太大。国际上的人口涌来一堆堆到中国吃便宜农产品又怎么办(呵呵,扯远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吴敬琏最近讲过一句话:凯恩斯主义式的政府行为只能影响经济短期运行,但长期还得靠市场自身;大量的货币发行对应的必然是长时间内的价格上涨。
结论:控制房价容易,取消按揭购房,开发商不许贷款修房子,估计房价立即打3折(呵呵,这是梦)。控制金属价格容易,让矿厂加紧挖掘,没人炒房了,房屋也修得少,用的金属也就少。可米篮子,菜篮子里面的内容物价格要控制,就需要花一两年功夫去多种庄稼才可以;若不发展生产只是控制价格,结果会因价低伤农,产品更少,价格更贵。有经济学家把这个叫真理,只是现在“砖家”太多,也不知该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