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车,你们其实不配


这两天,浙江义乌街头上演了一起两辆跑车之间的对决,一辆保时捷911Turbo和一辆宝马M3高速相撞,保时捷左前轮被撞飞到20米开外,车子的水箱被撞破,而宝马就比较惨,相撞后又继续向前行驶,撞上路边的花坛并迅速起火,几乎被烧成一堆废铁。所幸,两车驾乘人员均无大碍。

 

此事以“两名富二代驾豪华跑车高速路飙车相撞”为题,迅速在网上传播,有网友的观感是:保时捷“完胜”。

 

“完胜”一词在车友论坛里时常出现,车友们用以抒发马路驾车竞速PK胜利后的豪情,或用以肯定交通事故某一方破相不太严重的车辆,以上提到的保时捷就属于后者。

 

随着驾龄和年龄双增长,我开车越来越“面”,一听到马路上的“完胜”,就有些胆寒。年轻些的时候,确实有过很长时间蠢蠢欲动的经历,开车时虽然不至于主动寻衅,但偶尔被强超一次,也忍不住脚下给力、奋起直追,胜则顾盼自雄,败则胸中意难平。这些年,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开车的人火气越来越大,在路上常常被强超强会加塞之类的无良车主欺负,倒也学会了认怂,像阿Q一样安慰自己一句“儿子打老子”也就算了。

 

在车友论坛里,时不时地会看到“今天完胜一辆……”的帖子,有的是同级别车的较量,旗鼓相当还算是那么一回事儿,有的就比较荒唐了,比如一辆AO级小车也会宣告挑战B级车的胜利成果——这只能是臆想中的挑战,车主也就是一个堂吉诃德。

 

问题是,这种无聊的挑战随时都可以发生。如果碰上一个红绿灯,两辆车就可能暗自较劲,比赛谁起步快,哪个傻B要是搞出了一点响胎的效果,不是心疼自己的车,而是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就是小舒马赫了;要是跑着跑着发现某车比自己快,立马提速追赶,必超之而后快。

 

马路赛车侥幸胜一次,晚上回家总不忘在论坛上狗撒尿似地留下记录:今天与某车比赛起步,完胜……;与某车比拼中途加速,完胜……孰不知,这不是比车技,也不是比车的性能,而完全是一次比傻。有点驾驶经验的人都知道:没有肉车,只有肉人。在复杂无比、凶险无比的吾国交通环境中,只要敢狠着踩油门,奥拓把奥迪PK掉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谁像你那样把自己的命看得那么贱!俗话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你命都豁出去了,谁跟你一般见识!

 

在马路上比比速度,好象是件挺时髦的事儿,其实,这种傻帽行为一点都不新鲜,至少20年前,公路边的标语上就写着:不开斗气车。斗气车是与人斗其乐无穷,还有一种愚蠢的玩儿法是跟自己斗其乐无穷:在高速公路上试着跑极速。经常在论坛上看到这样的标题:飚到190公里,有图有真相……。每当看到这样的帖子,总想对你表白,你的心情是多么豪迈,勤劳勇敢的人,你意气风发走进了新时代。

 

这种跑法儿,要是在路况好、开车规规矩矩的德国,也算是稀松平常,但要是在吾国,只能说,你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要是跑到这种速度,不说路上有个坑坑洼洼,就是大货车随意间扭扭屁屁,也就把你送去德国见马克思了。——为什么在吾国高速公路上不能跑太快?倒不是怕测速的摄像头,而是另有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不用多嘴,你懂的。

 

在开轿车之前,兄弟我开了多年的普通版微面(不是长安之星那种高档货),微面在时速60公里左右尚能接受,要是超过70,噪音和抖动就让你没有胆量和心情再提速,只好把速度降回60左右。很长一个时期内,我的理想就是能拥有一辆轻松跑到时速80公里的车,而一旦有机会摸到轿车,马上小人得志一般见了怂车压不住火,见一辆微面灭一辆。好在直到如今,我也没有机会拥有一辆跑车,否则,会不会为了灭掉那些怂车而上演本文开头那种事儿也实在难说。

 

吾国群众拥有汽车的历史并不长,国家允许私人开轿车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而大多数人开私车也就是这几年间的事。很多人对汽车好坏的认识居然停留在速度快慢这一层面,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白痴在马路上舍命狂奔、在高速公路上挑战极限。他们这么做的目的,要么是证明给别人看,我的车性能有多好,要么就是看别人的好车不服气,就在速度上以下犯上来个精神胜利。

 

今天看电视新闻,一位北京的小伙子驾一辆福克斯在立交桥的匝道上玩儿弯道超车,在结果失控自己撞到护栏上。警察问他对此事的看法,小伙子居然一点没意识到弯道超车是不对的,而是一再强调自己当时的时速才六、七十公里,根本不算快,平时比这还快。警察哭笑不得:这种速度过这么急的弯道还说不快?——这小伙子看来是对自己车的极限是过度自信了,对交通安全常识和法律却又是过于无知了。他能冒着生命危险违章超车,把一辆底盘性能还不错的车子开到失控却又不以为然,碰到这种人,是给他更好的车子开还是干脆吊销他的驾照?

 

当一个人不知道汽车不光是速度与激情的时候,当一个人不知道马路不是赛道的时候,他是不配有一辆好车的。国外有个词叫“侵犯性驾驶”,这种人开车不知道惜命,让他死在马路上也就算了,但他很可能拉着别人一块闯鬼门关,这就是混蛋行径了——当混蛋有了好车,好人会跟着遭殃。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两位经济学家各自展开的独立研究显示,购买价格昂贵性能强劲的豪华车的人总是希望物有所值,或者说他们无法抵御在宽大马路上进行性能测试的诱惑。反观吾国,不但开跑车的人想着在马路上搞搞性能测试,就是那些“买菜车”也跃跃欲试。我们只能祝愿这些跑车早点报废,祝愿“买菜车”永远不要升级为性能车。

 

(此文授权新浪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