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之后是否还有暴跌?


    昨天,小盘股表现较为活跃,60余家股票涨停,于是市场放松了警惕。但是我仍然提示:后市观注两点:一是央行货币政策是否有进一步超出预期的紧缩举动——比如窗口指导;二是密切留意11月18日的时间之窗——越过18日,小盘股还将一路坦途。今天看来,小盘股行情结束的时间,比我预计的要早。上午收盘前,在沪指已经明显企稳的情况下,此时深圳综指反而萎靡不振——这显露出清晰的主动性抛压。于是我跟部分客户交流:下午应该提高警惕。果然,开盘之后,小盘股力不能抵,一泄如柱。

    下跌的根本原因,还是我昨天所分析的:出于政策紧缩的担忧。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央行头很大,出招吧,效果有限,还怕热钱;不出招吧,又会招至民怨。权衡左右,我觉得还是出招的可能性更大——尽管不一定凑效

    同时应该看到,小盘股经过连续上涨,7月份以来涨幅超过50%,积累了巨大的获利盘,兑现的要求越来越重。一些敏感型资金已经开溜,新资金尽管仍有建仓愿意,流入的量能却显然不够。

    把行情归为中级调整依然为时过早。小盘股预计将有15%左右的回档,而涨幅巨大的股票跌幅会达到30%,一旦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还会跌得更惨。

    但是一批真正高成长的股票,还会在犹豫中缓步上涨,继续牛途。

    适当减仓是必须的,也别看得太空。腾出点资金,在下跌途中,逢低增持成长性股票,年内也许还有出乎意料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