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虚无的体悟与割舍
——读韩东的《总得找点事情干》
辛泊平
是的,总得找点事做,不论你愿意与否,有事可做便是幸福指标的一种。读那些二奶小三的故事,读出了慵懒的富贵,也读出了无所事事的无聊。因为无聊,所以要自己找事,所以,在无聊中寻找打破无聊的事情,而那些事情却是比这种无聊更无聊的无聊。然而,变化的无聊却成了刺激。于是,二奶小三的故事便有了新的动向,从一种暧昧走向另一种暧昧,从一种扭曲的情欲走向另一种扭曲的情欲,最终坠入万劫不复的人性堕落,和西西弗斯一样的人生悖论。这当然是人生的某种极致,普通人也有这样的困惑与尴尬。和意义无关,和价值无关,但关乎生命,关乎心灵。睿智如韩东者如是说。
找些事做,即使是你不愿意干的事,你也会心甘情愿地干,没有人强迫你,下命令的是你,执行命令的也是你,你既是受害者,也是行刑者,你无法逃脱这样的命运,你“欲罢不能/欲哭无泪”。因为,事情是人为的,意义也是人为的,所谓的意义之事不过人们欺骗自己的堂皇借口。事实是,那些被意义光坏照耀的事情,和喝酒抽烟没有两样,它们都是消费生命的一种方式。“不为无益之事,如何遣有涯之年?”,这是世故的哲学,它乡愿,但也真实。
让人沮丧的人生真相,“类似于吃饱了撑得慌”、“ 有力气没处使”的没事找事,但且慢得意,你的血肉之躯仅仅是灵魂的小件寄存处,你的力气会很快永远。而后,意义仍然虚无,你光洁的肌肤却已是沟壑纵横,你绸缎一样的青丝却早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你感叹岁月恭顺地“认命”也好,悔恨今生倍感“荒唐”的顿悟也罢,反正来路已断,你已无力返回,“既达不到目的也回不到起点”,正如人类的始祖一样,一旦被驱逐出伊甸园,便永无归期,你只能于百无聊赖的红尘中四处流浪。
不可更改的路径,殊途同归的宿命,所有的人都走在这条路上,踌躇满志或者寥落失意,都不过是人生的瞬间,犹如昙花一现,飘零的花瓣是仅存的印象。然而,我们却执着于那种凌乱的残骸,不能自拔,通达如庄子者毕竟寥寥。“由于无法抹掉那一切/因此就把痕迹弄得尽量浅些/因为无力深入和洞穿/只有进三步退两步”或许这就是佛陀存在的理由,我们意马心猿,走三步退两步,无限的留恋,却是短暂的水中月,镜中花。而这些虚无的东西,竟也无法干净地释怀。人生之恋,其实就是对虚无的体悟与割舍。所以,我们无法明晰,只能在暧昧中品味那种难耐的暧昧,在浪费中修补那种浪费的缺憾,因为,“致命的暧昧胜过了你的雄心和虚心”。
韩东这首诗,是饶舌的,絮叨的,老年的语调,老年的油滑,也是老年的智慧。或许是的,诗歌写到最后,技巧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状态和灵魂的底色,此时,写诗就是写生命最初也是最终的样子,没有形容词,只有名词和动词,让这些不带色彩的词汇说出生命的色彩。2010-11-10
附:总得找点事情干
韩东
总得找点事情干
但你干的并不是你想干的
没有谁强迫你
你自由地干着那些不想干的事儿
欲罢不能
欲哭无泪
甚至没有一丁点理由
类似于吃饱了撑得慌
有力气没处使
但很快
这力气就用完了
什么都不干的空虚完全等同于
终日摸索不停的空虚
前者放任
后者紧张
前者认命
后者荒唐
既达不到目的也回不到起点
由于无法抹掉那一切
因此就把痕迹弄得尽量浅些
因为无力深入和洞穿
只有进三步退两步
致命的暧昧胜过了你的雄心和虚心
(200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