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才能兴牧,富民方显和谐


安居才能兴牧,富民方显和谐

  在中秋、国庆双节佳庆之际,新疆多年推行的抗震安居工程,乘全国援疆东风,和田县部分农民喜悦地搬进了北京市援助的新农村建设抗震安居房。乘全国援疆“东风”,新疆不仅在多年抗震安居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富民兴牧”和“富民安居”工程,让数百万农民住上安居房,而且为农牧民铺就了致富路。(见104日《天山网》)

中央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启动,不仅让新疆“富民兴牧”和“富民安居”工程落到了实处,而且同时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让农牧民过上富裕文明的现代生活。受益的和田县部分危旧住房的游牧民不但住上了供气、供热等配套齐全的80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党对新疆农牧民的关心,让他们切实享受到了中央援疆政策的优惠待遇,而且借北京市援助之力,当地富民安居工程按照“面积、功能、质量、产业”四个不落后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农牧民抗震新居,帮农牧民修建了手工作坊、农家乐和旅游马车出租项目,为农牧民培育增收产业,使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增收项目。体现了援疆工作对当地的农牧民不但“授人以鱼”,而且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授人以渔”的深刻道理。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能兴牧,兴牧能和谐这是相辅相成的道理。“富民安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住房是农牧民生活的必需品,是人们生存的条件之一,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生活环境都没有,又从何而谈创业兴业?再则,住所作用绝不是仅仅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遮蔽寒冷、安息睡觉的场所,而是人有将近一半的生命时间都是在自己的住所中度过,那里还是人们生活和谐快乐的基地,也是人们激发工作热情,鼓足干劲,干事业的源泉,“富民安居”工程开展启动与否不仅关系到一方地方百姓生活质量的好坏,更关系到政府民生工程是否落在实处。良好的安居条件是保证充沛体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生活的必要前提,因为,只有 “安居”好了,才能好好“乐业”。

再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来说,农牧民如果没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没有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农牧民们颠沛流离、居无固所,对一方治安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整个社会不但不可能稳定和谐,而且也不利于新疆各民族的团结和生产的发展。因而,“富民安居”这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住房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因而,新疆乘全国援疆东风推进富民安居工程,这不仅是一举两得的好工程,而且是让农牧民真正享受党的富民政策落实到位的表现。

 

二〇一〇年十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