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进中国的谷歌?中国的沃尔玛?中国的KFC?听起来不错,一句顶万句。但说到投资,仅有这个是不够的。
最近两只中国概念股在美国上市后涨得很厉害,一只叫蓝汛(CCIH,26.15,-4.42%),一只叫乡村基(CCSC,27.90,-4.16%)。
为什么涨,大家有不同的解读。
蓝汛(chinacache)创始人王松在微博里说:“在美国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到美国上市?我回答:‘这次我们从亚洲一路来到美国,在亚洲大部分投资者问我们,什么是CDN?Akamai是干什么的?到了美国,美国投资者都问,你们同Akamai有什么不同?中国的CDN市场同美国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到NASDAQ的原因之一。’”
还是当事人明白啊,原来是这个公司有个美国参照系,如果人家问chinacache是做什么的,一句“就是中国的Akamai呀”,那真叫一句顶万句。
乡村基也是一样,人家问,乡村基是做什么的?就是中国的kfc啊,这还不买,那简直就是中国傻鸡呀。
嗯,投资中国在美国是很热的,但中国公司的业务理解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最理想的模式是它有一个美国参照系:中国的谷歌(GOOG,534.35,-0.72%)呀,中国的百思买呀,中国的沃尔玛(WMT,54.56,+1.04%)呀,上市那个环节基本就大功告成了。
美国人基本都有一个幻想,认为中国会复制他们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也会复制他们的商业模式,也会复制他们的“伟大公司”。这不就是中国人最擅长的山寨吗?
对于想上市圈点钱玩玩的公司来说,上市就是终点;对于有理想的公司来说,上市只是起点。
你想买前者还是后者?投机会选择前者,投资多半就要选后者了。
前者,有一个美国参照系就够了,对于后者,那就远远不够了。虽然美国人天真地认为中国人copy他们足矣,但说到实际的商业环境,那真是千差万别。就比如门户网站模式,网游模式,携程(CTRP,46.07,-3.11%)的呼叫中心模式,都离其美国鼻祖远矣。
所以,虽然美国人喜欢有美国参照系的公司,投资者还是把它忘了吧。我还是更喜欢有美国的公司治理理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国参照系”,但却能适应中国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