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旋挖钻机行业的一个执业人士,历经了从青藏铁路建设到现在的旋挖钻机产业发展,感慨良多!
中国的旋挖钻机产业应该是在青藏铁路结束后将德国、意大利的产品的优势结合在国内的传统工艺之上完成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国内铁路建设拉动内需抵御危机导向的不断延伸,旋挖钻机产业也在不断的复制并且茁壮成长。但是,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产品的工业化程度低下、专业化程度低下现象越来越明显的呈现。要想不断地成熟起来,要想挑战全球高端市场,产业的专业化建设和差异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举例说明更加有效,国内某知名企业的旋挖钻机产品要想出口到欧洲去,到柏林必须改装成“德国品质”(欧洲标准)方可出口,包括产品外观和喷涂,经改装以后,整体性能立即提升,这一点就是值得我们思考并迅速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是适应全球化战略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质量体系的建设往往是一种口号,这很不好而且普遍存在。质量的管控,实际上是团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过程,责任心真正的提升了,质量自然就会好了,在这一点上,团队整体的思维活跃程度决定质量走向。也就是说,你的标准做得再好,具体实施过程中走了形,也没用,而恰恰质量的变形就出在这个环节上。工作中个体情绪化的现象太过严重,这是管理疏漏。如果可以做到各个质量控制环节(从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团队思维都是活跃而将积的,那么,我想我们产品质量的提升就将不再是一句空话。继而,我们重型履带装备产业的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就具备了基本条件。
但是,具备了基本条件后,必要条件的建设至关重要。
完全的拿来主义在某种状态下是必要的。比方说,我们产业格局建设之初,可以考虑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然后不断剖析、不断分解、不断总结升华,直至生产出符合国情的产品,这是一个基本过程。继之而来就是产业化的建设过程,有了引进的先进技术作为基础,如果能够根据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的延伸,比如,地域、气候、燃油、维护操作习惯等等,那么产业板块就基本建立了。
产业板块的建设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因为其间有一个十分漫长的技术成熟过程。一旦形成全球化的商品,我们就面临如何进行产业升级的问题了,这个过程尤其严峻。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升产品的差异化,进行材质和工艺的提升、进行服务团队的专业化建设、进行(营销推介、服务)网络的建设。这里边重点要提升的是我们团队的专业化。专业化团队的建设要把人才进行分类再集群,所谓分类再集群应该是培养重点学科专业人才比如液压、电气、结构专业人员的同时,使重点突出人才具备涉猎其他的能力,多角度培养多面手,这样在服务现场才不至于产生太多尴尬,利于市场忠实度的建设。
另外就是差异化的建设,我们的产品要想在全球市场立足,就要不断的研究战略打法。从材质到工艺,我们的产品劣势不少,优势不多,这是我们应该承认和面对的,那么除了提升专业化服务品质以外,我们更加应该加强产品的差异化,比如,根据不同地域的施工需求和使用服务习惯,进行区域型产品定制,用差异化的手法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这就很好。当然,方法多不胜枚举,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旋挖钻机的发展延伸到重型履带装备的生产,思路大致应该是一样的:引进、剖析、消化吸收、定型升华这是格局,不断用专业化、差异化的提升弥补产业不足和先天缺陷,这是势在必行的路子。。。
重型履带装备的国际化进程浅谈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