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劝退”,你的善意我不懂


国考“劝退”,你的善意我不懂

继“国考”报名提高工作经历门槛之后,又有多名考生反映审核变严,不仅接到了资格审核人员的电话详细询问自己的工作经验,甚至有被“委婉”劝退的经历。这一“劝退”式审查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此举有助于提高考录双方的效率,也有人表示只要考生符合报考条件,审核人员无权剥夺其竞争资格。(22日北京晨报)
http://edu.ifeng.com/peixun/special/official2011/content-2/detail_2010_10/22/2864881_0.shtml
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火爆,一些岗位的竞争也越来越残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国考本来就是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设定的“比武”平台,既然符合规定的报告条件,每个人都有资格参与角逐,争取胜出的机会。审核期间的“劝退”,显然是人为设定的第二道“门槛”,不但变相剥夺了报名者应有的平等资格,而且势必让国考的公正性受到损害。
毫无疑问,这样的“劝退”,既难避为内定者清障的嫌疑,也涉嫌对某些参与者“出身”、“经历”等的歧视,至少表明其戴着有色眼镜,而无意按照规则选拔人才。表面看是为了让某些报考对象不做“无用功”,似乎是一种“善意”的表现,实质上是对公平竞技规则的恶意破坏,跟平日多见的“潜规则”、“暗箱操作”无异。
俗话说,驴子是马得拉出去遛遛才能见分晓。没经过笔试、面试等法定环节的检阅,凭什么就知道某个人一定不行、某个人又一定行?倘或仅凭对报考对象资料就能确定谁胜任谁不行,干脆就沿袭过去的采取资格、资料审查确定招聘人选,或者凭某些领导、主管的感觉、印象一锤定音算了,还用这国考干什么?这样的善意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最终固然体现在结果上,但公正的结果必须以程序的公正做保证。因而,如今国考和谐中出现的此种所谓善意“劝退”,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