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宇:杨玉圣“改头换面式”发表论文——二评杨玉圣严重学术不端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玉圣同志整日打着“学术打假”的旗号叫嚣打假,殊不知,杨同志才是最大的造假者,而且其造假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且看:杨玉圣利用“改头换面式”重复发表文章的伎俩。

所谓“改头换面式”是指文章首发,作者明知却仍将之改头换面再发表。“改头换面式”的特点是文章的题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内容却一点没变,且看:

     1、“改头换面式”第一篇

    杨玉圣:《学术打假与学风建设》(全文约11200字)《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首发;

    杨玉圣:《学术腐败现象与学术打假》(全文约11200字)《中华读书报》1998年12月9日重发。(改了题目)

     杨玉圣首发后,将文章更换标题重发并在《北京社科规划网》其个人简介中说:《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学术打假与学风建设》被“美国《美中时报》(1998年11月20日第4版)、《中华读书报》(1998年12月9日)、《浙江教育报(月末版)》(1999年2月27日第1版)、《美国史研究通讯》(1999年第1-2期)、《教师博览》(1999年第8期)转载或摘要发表”。

    我们据能够查到的“《中华读书报》(1998年12月9日)”,显然不是“转载或摘要发表”,而是全文重复发表。杨玉圣同志是又一次造假欺骗!

      2、“改头换面式”第二篇

    杨玉圣(第二作者)等:《中国人怎样看美国》(全文约11491字)《世界知识》2005年第21期首发;

    杨玉圣(独著)等:《重温中美细节》(全文约3006字)《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4月11日重发。

     杨玉圣与他人(共3人)文章发表后,杨玉圣将3人文章里的自己部分拿出来换了个题目,并且在第一部分删除约40字,在文章最后加了个结尾大约130字,在第2年重复发表。

    这种行为,按照我国著作权法,显然是侵犯了《世界知识》的版权和其他2合作者的作品完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