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灵:且看杨玉圣 “巨量重发”论文的主观故意!


    在一次学术讲座上,杨玉圣教授回答一位学生关于“你有没有重复发表”的提问时支支吾吾地回答说:

     “我主观上从来没有重复发表过文章,但是有两个小文章,到现在我也没收到样刊没收到稿费,是《黄宗赐先生解说》……没有学术论文,我还有两篇到三篇,一篇发在《科学中国人》上……我给你说,没有重复发表。”

    在杨玉圣矛盾百出的这段话里,一会儿承认“有两个小文章”重复发表,一会儿承认“还有两篇到三篇” 重复发表,但是最后又自我否定,说“我给你说,没有重复发表”。莫名其妙!既心虚,又虚伪。

    杨玉圣“没有重复发表”(文章)吗?那是当众撒谎!我发表的《杨玉圣“自我克隆重复发表”论文五六十篇次》早已表明,杨玉圣不是没有“重复发表”,而是重复发表了几十篇,是真正的“一分为二式”、“合二为一式”、“改头换面式”、“缩写扩写式”、“新瓶旧酒式”、“移形换位式”的“自我克隆  重复发表”。

    杨玉圣“主观上从来没有重复发表过文章”吗?我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杨玉圣说假话的证据:

    事实1.

    杨玉圣:《美国书籍在中国:成就与问题》(全文约7000字)《中国研究》(东京)总第33期(1998)首发;

    杨玉圣:《美国书籍在中国:成就与问题》(上)(全文约3200字)《世界知识》1998年第8期重发;

    杨玉圣:《美国书籍在中国:成就与问题》(下)(全文约3800字)《世界知识》1998年第9期重发;

    杨玉圣:《美国书籍在中国:成就与问题》(全文约7000字)中华读书报主办《中华读书网》2001年7月2日再发。

    评问:

    如果杨玉圣教授没有投稿,《世界知识》会连续两期刊用杨玉圣的文章,《中华读书网》会事隔3年再发杨玉圣的文章吗?

     事实2.

    杨玉圣:《学术打假与学风建设》(全文约11200字)《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首发;

    杨玉圣:《学术腐败现象与学术打假》(全文约11200字)《中华读书报》1998年12月9日重发。

    评问:《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发表在前,如果杨玉圣没有一稿多投,《中华读书报》1998年12月9日会重发吗?

     事实3.

    杨玉圣(第二作者)等:《中国人怎样看美国》(全文约11491字)《世界知识》2005年第21期首发;

    杨玉圣(独著):《重温中美细节》(全文约3006字)《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4月11日重发。

    评论:《南方人物周刊》是第2年发表《中国人怎样看美国》中的一部分并改名为《重温中美细节》的,杨玉圣没有投稿,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吗?不知道杨玉圣这么做有没有经过第一、第三作者同意或者授权?从发表时间上看,作者显然是明知已经发表而为之。

     事实4.

    杨玉圣:《学术批评应当署本名》(全文约1932字),《学术界》2001年第2期首发

    杨玉圣:《学术批评应当署本名》(全文约1932字),中华读书报主办《中华读书网》2001年7月2日重发

    杨玉圣:《学术批评应署本名》(全文约1932字),《深圳周刊》2001年第10期再发

    评论:《学术界》与《深圳周刊》的发表时间前后隔了7个月,杨玉圣能够不知道吗?事实证明杨玉圣是知道《深圳周刊》再发的,因为在《北京社科规划网》其个人简介中说“学术批评应当署本名,《学术界》,2001年第2期,第158-160页。《深圳周刊》2001年第10期转载”。当然,“转载”假,投稿发表是真。

     按“杨玉圣”历来整人的观点,“重复发表就是抄袭”。请问杨玉圣教授,你的重复发表是抄袭吗?

    为了成名成家,炒作假案、陷害他人不择手段,不觉得愧为人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