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不是黑烟车


  文/余德进
  在国内,选用柴油发动机还是汽油发动机似乎形成了两个独立的阵营,大运量的货车则以大排量柴油车为主,而家用的乘用车则较多的装配了合适排量的汽油发动机。这种格局的形成当然有其历史原因,那就是柴油汽油发动机的性能决定了其不同的使用用途。
  在国人的印象中,柴油车总与冒着黑烟,咆哮着启动的大卡车联系到一起,而实际上,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柴油车已经一改过去高污染、笨重的形象,并且已经在小型的轿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在极大汽车巨头大众、奔驰和宝马的推动下,柴油发动机已经成了节能和环保的新选择。与汽油发动机相比,柴油发动机有着先天的优势。
  在国外,柴油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欧洲:上世纪90年代初,轿车中大约有20%为柴油车,到90年代末,这一比例达到了40%,而2004年柴油轿车在新车销售中的比例已超过45%。美国:2000年注册的新柴油轿车为30.1万辆,而到200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47万辆,增长势头迅猛。日本:将近10%的轿车是柴油轿车。而在中国:2004年,中国共销售柴油轿车12,654辆,仅占轿车总销量225万辆的不到0.6%。这些数据表明,改变消费者眼中柴油车就是“黑烟车”的观念势在必行。
  在排量相同的前提下,柴油车的百公里油耗要比汽油车低1/3。目前,我国柴油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程度已经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近日,国内第一款自己设计、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乘用车柴油发动机——“绿静2.0T”将在长城汽车问世,它将首先装配在哈弗H5欧风版,面向全球上市,之后将陆续匹配在长城旗下的轻型商务车及中级轿车上。
  这款“绿静2.0T”发动机是长城汽车在分析、对照41款国外先进柴油动力的基础上,先后投入5.2亿元,历经3年研发出来的,完全满足欧IV排放标准。经过测试,“绿静2.0T”柴油发动机的哈弗H5欧风版,整车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7.0L,只相当于一般1.5 L汽油轿车的油耗。
  随着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有关部门在近几年出台的汽车相关政策中都明确提出了发展柴油轿车。国家发改委与科技部共同组织起草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鼓励发展节能型轿车和柴油车”。然而柴油车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柴油车的发展举步维艰。欧洲对柴油轿车有政策倾斜,如降低税费等,鼓励达到排放标准的柴油轿车的生产和使用,而中国柴油轿车市场能否快速成长有待国家明确的政策引导。
  随着柴油发动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小功率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比较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国际汽车巨头将高性能的柴油发动机装配到了奔驰、奥迪等高档车型上,柴油发动机的技术和市场成熟度已是勿庸置疑的了。
  国内市场上,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进入对方领域的融合已经开始,但尚未形成大的潮流。究其原因,也在于人们固有的对柴油发动机的偏见。不过,随着长城自主研发的“绿静2.0T”柴油发动机在哈弗欧风版上的大量装配,将成为中国柴油发动机发力进入乘用车领域的标示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