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七十二
喻建国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原文如下: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读过多遍以后,渐渐地对这一段话的含义初步有了一点了解:
当人民不畏惧掌政者的统领时,可怕的祸乱就将来到。不要造成人民安居无门,不要阻断人民谋生之道。唯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掌政者。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绝不自我表现;常怀自爱之心,绝不自显高贵。所以,一定要摒弃自贵,一定要保持自爱。
《说文》曰:“贵,物不贱也。”《国语·晋语》曰:“贵货而贱土。”《左传·昭公三年》曰:“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广雅》曰:“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周礼·太宰》曰:“曰爵以驭其贵。”
不同凡响,鹤立鸡群,自命不凡,稀货自居,这都是个体自贵的显示;地位显赫,万众慕名, 一语千金,争相逢迎,这全是个体人贵的显示。个体即使已经获得人贵,也千万不要自贵。自贵绝非自爱,自贵常常是导致自毁之举。自贵可能已趋于人贵,但是即使已经稳居人贵,也千万不要自贵。一贵就会离开群众,一贵就会高高在上,一贵就会忘乎所以,一贵就会数典忘祖,一贵就会随心所欲,一贵就会昏招连连。
因为贵,个体必定与他体存在相当的距离;因为贵,个体的视野肯定和众多他体的视野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为贵,个体经常就会想当然地作出决定;因为贵,个体对于自身的以往和历史中非贵的内容都会一笔抹杀;因为贵,个体常常会根据个体心欲而行事;因为贵,个体自认常有奇思妙想绝招喷涌,却不知因为离群、视偏、固执、忘史和轻举,一定会连挥败笔,频施昏招。
自爱之人务必坚决摒弃自贵,虽已人贵,也绝不自贵,更别说连人贵还没有沾边的个体。自贵是自贱之举,自贵是自戕之举。自爱之人必定经常让自己生活、工作与学习在群众中,不断从群众的运作中吸收养料,与群众同起同落,同甘共苦,让自己的命运和群众的命运扣搭在一起;自爱之人务必使自己的眼光和群众的眼光具有同一性,经常和群众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观察问题,但又时时让自己高瞻远瞩,并将所闻所见柔和地润渗入群众的心坎;自爱之人的任何一个决定都能代表群众的需要,是群众的共同追求,他所做出的决定即使不是揭竿而起一呼千应之举,也必能赢得周围的一片喝彩和响应;自爱之人绝对珍爱自己的故土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乡亲,对于自己的历史,对于自己的往事,铭记在心,连体衣衫。自己应当是出于故土的萌芽,自己绝对是出于本家的精华,自己诚心地依托于乡亲的拥戴。
永远记住:自爱不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