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500强 中航工业:从简单模仿到“比翼世界”


中国制造业500强 中航工业:从简单模仿到“比翼世界”
在2010年中航工业光荣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亮点,也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要进一步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提高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和国产化水平。”为了研究和推动中国制造企业的成长,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携手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制造商协会、全球制造评论中文版联合推出2010年(第六届)“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暨(第二届)“中国装备制造企业100强”排行榜。
  从为国外公司打工到对等合作,从最初的新舟60到今天的新舟600,再到加紧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正在经历从跟踪学步到“比翼世界”的转型之变。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专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
  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大家看到的这架飞机就是刚刚获得中国民航的适航证,并将在下个月交付的最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新舟600 ,无论是从操纵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它都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从新舟60到新舟600,中航工业打造的是和国际接轨的涡桨支线飞机系列化发展之路。而依托新舟系列,中航工业旗下的幸福航空公司运营十个月以来,累计运送旅客接近10万人,这也是新型国产飞机在国内运营的最好记录。由于我国民用客机发展较晚,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中航工业只能作为打工者为国外航空企业制造飞机零部件。在国际金融危机袭来的2009年初,国际航空市场急剧萎缩,让他们的打工之路更加艰难。
  林左鸣:如果要把这个市场拿回来,很重要的是我们企业要进行一个根本的转型,从埋头做航空制造变成一个航空产业的重新打造。
  航空产业的重新打造,需要的是和世界知名的企业进行航空全产业链的合作,并通过技术融合,来打造自己的先进飞机。中航工业先后与欧洲空客、法国赛峰、美国通用电气等11家国际一流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并收购了欧洲著名的航空复合材料企业FACC公司,不仅在航电系统、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实现了中国企业和国际企业的一次次对等合作,也成就了中国企业首次并购海外航空企业的历史性跨越。
  林左鸣:这样一个跨越,实际上也是我们企业脱胎换骨的再造过程。
  新跨越带来的是国产客机研制的不断提速,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新舟支线飞机研制、运营为一体的系列化模式,大型客机C919和新型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的研制和适航取证也取得重大进展。而中航工业也依托转型,成为首家跻身世界500强的中国航空企业,经济规模以平均每年高于20%的速度在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