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隐”可以算是一种逃避。——林楠枫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邀月隐士
隐士更具思想深度,只是无法说服尘世间的万物,才以隐的方式保守着自己的人格。没有哪个隐士是最终的胜利者,这虽然是隐士的悲哀,却也是隐士的快乐――唯有真正的隐士方能体味其中三味。——邀月隐士
有刚刚接触QQ时的新鲜劲儿,一股脑儿的聊个没完。现在,就怕一聊QQ就会浪费掉很多的时间,并且,几个聊天窗口同时打开的时候,内心有着隐隐的压力感,怕应付不过来,并且,这种无法深入的聊天渐渐取代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何林
本来上QQ是想看看有想说话的人没有,结果,不想说话的人和你说话,耽误时间。——张新
有些朋友,因为疏远,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可是他如果找你说话,可又不得不说,有句没句的,原来的那份情谊也不在了。不过想说话了,想好好聊聊,沟通沟通,他们又隐身了,总是那么的错过,在线的没几个。慢慢的以前的朋友也就生疏冷落了!——澜馨
隐身,就是不想现身,不想说话。其实,很多时候,真的不知道该聊些什么,那么就只有隐身了,失语状态。——夏华
所谓隐者各有理由!我就是一个,基本没上过线,Q里人太乱了,怕吵,几百号人一下子删不完,就几个好朋友隐身对其可见然后全隐。隐是一种境界。——林姝
内心晾在阳光下,外边何必再隐身?——猎人
需要安静的时候隐身。——黄旭
我总感觉,隐身是一种逃避。——王文龙
原先隐身只是为了不让不喜欢的人打扰罢了。后来慢慢的就变为了一种习惯。——许培健
成隐形人了!——柯勇
有时真的渐渐觉得自己成了可有可无的隐形人了啊!——许培健
习惯性的上QQ隐身,也许是因为可以窥视这个世界,也许是因为隐身和上线相比更能脱离这个世界的喧嚣。做一个QQ隐士不过是自欺欺人,真的想隐,那就把电脑里带企鹅图标的软件卸载就好了。隐身在线,不过是种干涸的动作而已。——杨文
有一种爱叫“隐身对其可见”,有一种恨叫“在线对其隐身”。隐现之间,是情感的波澜。网络世界,熟悉又陌生。正在与你对话的人,可能是一个变态杀人狂也未可知。可是,我们宁愿和这样不了解的人吐露心声也不愿和现实中的人交流。究其原因,不是人们已经很信任陌生人,而恰恰是因为人们缺乏安全感。现实中再好的朋友,也没准背后捅你一刀。网络上,看你不顺眼,大不了隐身了事,一了百了。这种快餐式的交流方式让我们熟人儿无数,就是没朋友。哎,继续潜水吧!——王俊岭
有时候,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并不是一件好事。QQ上可能有隐士,但并不与隐身相等。——小迷
因为隐身的存在,头像的明灭早就不是在线与否的界线了。挂着隐身QQ乱跑,对人隐身可见,偶尔上线对人在线隐身,各种权限让我们可以向部分人展露着什么的同时又在另一部分人面前遮掩起来。其实在现实生活里不也是如此么,只是网络在向现实靠拢,隐士在哪里都存在。——黄璐
工作以外的其他时间我QQ呈现隐身状态,我想和我一起“潜水”的人有很多,其实我隐身并没有多想什么,只是很单纯地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不愿被一些人或者事情打扰。还有一个就是感觉人和人之间淡漠了,就是亲密的朋友见了不痛不痒地聊几句后感觉就没什么话可说了,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悲哀。至于那个“隐身可见”的功能我一直在用,我对家人设置隐身可见了,我希望他们可以随时看见我,知道我很好,想我了和我寒暄几句,总之就是希望他们可以随时找到我。——雅婷
这让我想起了曾看到过的一则笑话,讨论的是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qq号怎么办的问题。有人说要把qq号刻在墓碑上,因为在这个小小的qq中隐藏了我们太多的情感和秘密,其中有一些就是要一直带到坟墓里去的。因为很多人喜欢隐身,所以qq现在又有了“在线对其隐身”和“隐身对其在线”两种设置,对那些你喜欢的人,你的状态是永远在线,而对另一些人来讲,你却是永远隐身的。明明有对方的qq号,但是你们永远是陌生人,你的头像也永远不会在对方的qq上闪烁。于是qq也成了我们淘汰朋友的方式之一。——义君
我曾有一段时间改名叫“在隐”,在线隐身之意。看到一个人在线,想说些什么,又无话可说,又懒得寒喧,又知道说了也白说,于是干脆不说。我们的时代信息无比爆炸,我们却又失语了。——龙在天
在前几年的时候,我每次上QQ都隐身,很少弄成在线状态,有的时候突然上线了有些网友还问我,真新鲜,而我现在改变了只要上QQ就是在线状态,我改变了,我不再是以前那个阴暗的人了。为什么说阴暗呢,要是经历过你就会懂的。——齐一
现代人大都有两三种即时通讯工具,可正是因为联系变得如此密切,才会让联系变得如此廉价。隐身是避免尴尬的一种好的选择,而且想聊天还可主动现身,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让人在网络江湖中觅得一块田园静地,未尝不可。——吴岭峰
这里的“隐”,不能看做是狭义上的低调与高调之分,隐身者的存在,或许是与自身的性格相关联,也或许是由于某些客观因素所造成的,我们都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出来。只能说,隐身与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或是想逃离,或是想归隐,这一切都还是需要回归到现实中来,隐了太久,小心社会把我们扔得太远。——于瑶瑶
我认为QQ不过是一个通讯和交流工具,如果用手机来打比方的话,通过手机和以选择给谁打电话和不接谁的电话。在QQ隐身的同时可以根据当时的需要选择跟谁说话和不跟谁说话。这是自己采取的一种主动的方式,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无关紧要的人的骚扰。如何运用这个通讯工具应当是因人而异的,个人也有个人的运用方法,深究无义。——杨云
前几天看到一人的签名“一个童年朋友08年车祸去世,他的QQ头像于是一直暗着,签名永远不变:我是一个特二的人,只会特二的爱,我只是想把一片浮云砸进心坎里。每次看到,心酸难忍。我们这代人,网络id就是墓碑,每一次签名都有可能是我们的墓志铭。”不过,说到隐身。只是为了方便我们不被别人打扰,却可以放肆的以“隐身对其可见”正当的打扰想打扰的人。——潘昕妙
隐身不过是一种圆滑的处事手段,对于一些在线的朋友假如你上线了却不和TA聊两句,对方可能会对你有所微词,觉得你忽略TA。对于一些经常和你瞎掰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的人,你选择了上线即选择的自取烦恼,无休止的消息不断闪烁,你若视而不见则把双方关系搞僵。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矛盾,选择隐身即选择了和谐,黑白的头像保护了自己,让你不用处在尴尬的状态,隐身后,友谊仍然万岁。——高欣婷
上网习惯了隐身,是为了避开不希望有的会话,或者是没时间或者是没心情,也可能是不想与在线好友有什么交流。隐身对其可见,是为了给自己爱的人一个通道,以保证他们想找我的时候就能联系到我。渐渐的习惯了隐身,也就觉得无聊时上网可以轻松的浏览自己想得到的信息,而不是在聊天上浪费时间。——潘书哲
隐身起码表明了自己的真实态度:并不是想和所有qq好友聊天。如果真有好友想找自己,即使隐身也会互相找话说。至于为什么使用del键竟比回车还多,那只能看作是对网络文字对话的不信任感的一种体现,不想遭人误解。 QQ上的谈话更多是一种表面上的谈话,因为得双方互动,容易造成含义的支离破碎,无法使话题深入,相比较而言,传统的通信方式由于是一个人的独白,会深入得多。——潘宇峰
越来越喜欢腾讯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了,现在QQ不仅有隐身功能,还增加了隐身对其可见和在线对其隐身功能,对你喜欢的人可以永久保持在线,对讨厌的人可以离线到底。这些新的功能很有意思,敏感的人们喜欢通过这个来揣测相互关系的微妙变化。我以前有个很聊得来的女孩子,我们经常聊天所以互设对其可见,可是有那么几天我没登QQ,之后回来时发现她也消失了,我给她发信息她立马就回了,原来她取消对我可见了,她问我为什么这么对她,我说几天没上Q而已,你太敏感了,哈哈,太有意思了。——张欢
最开始都是上线,发现好多无聊的信息都来了,于是隐身,最后大家变得都习惯隐身。最后当你浮出水面的时候,发现原来世界已经变得很安静,哪怕已上线。——李展蓝
我上线是一直隐身的,除了对几个家人可见。至于为什么隐身,是由于害怕烦心。自己是个不太爱聊天的人,况且年岁又不小,虽说是90后,也是尴尬的80尾巴。QQ已经不能成为娱乐的工具,顶多是自己用来收发邮件、处理工作文件的一个平台。所以,倘若不是重要事情,在QQ上和我说话一定是不会理的。大家也了解我这癖好,大多不会在QQ上骚扰我。——胡倩
聊天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不受空间的限制,变得更加便利;同时,却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寒暄,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此说来,隐身功能既能保持信息的通畅,又不至于被不必要的信息所淹没,是一种更加理性的沟通方式。“隐身”是既是对自我的尊重,也是对他人时间价值的尊重,摒弃了不必要的信息,我们的沟通会更有价值。——西铭
“在线对其隐身,隐身对其在线”,QQ软件开发者深知网络用户心理,总有一些人是你不愿意见到的,总有一些人是你时时刻刻想见到的,也许你想对其在线的那个“她”,正在线对“你”隐身呢,这就悲剧了。——张昂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