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老师读《穿西装的校官》


要求学生读书,自己先做起来。

前些日子在读《穿西装的校官》一书,讲的是一批响应国家裁军号召,主动转业到银行工作的校官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历了由部队首长,到培训上岗、下岗再就业的辛酸史。

起初的不适应首先来自称呼的不适应,从“政委”“团长”,到“老张”“老孙”,他们无奈地接受并适应了。随后的上岗制度、工资改革、分房制度的变革,让他们感到惊奇,而后连夜奋笔疾书,向组织汇报情况,到后来的顺从。妥协中,体现着军人的宽容和对组织的理解。

吸引读者的,还有那弄假成真的婚姻。为了分到一套屋子,张太和和好友的秘书王娜假结婚,不成想两人一见钟情。一直深爱着张太和的付燕姐妹,从最初的不理解、不得不接受,到最后的坦然、释然,无不浸透着那代人对爱情特有的理解。婚姻生活中,经济的拮据、住房的狭小,考验着培训班孙浩班长。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自古至今,从来都是。

英雄流血又流泪。由于银行行长(最后被绳之以法)的违规操纵,有人在培训班上猝死,有人连医药费都无力承担。共和国的元勋们,遭遇了“被培训”“被考核”“被投票”“被下岗”“被……”

《穿西装的校官》,是一本值得学习的书,是一本值得思考的书。

(此书不做推荐是成人读的书)


收藏到:Del.icio.us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51.la 专业、免费、强健的访问统计

发表评论

登录后评论
您将收到博主的回复邮件
匿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