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在刚刚过去的9月,上海大众的朗逸(LAVIDA)再次以超过2万辆的成绩跻身于月度“2万辆俱乐部”成员之一,它不单是上海大众销量最高车型,也是国内最畅销的轿车之一。不仅如此,朗逸的成功为上海大众这个国内最老牌和大牌的合资轿车企业开辟了全新道路,也是大众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实践,不在单纯依靠外资方“施舍”车型了,对其它企业也有借鉴作用。
销量持续飙升
朗逸从2008年6月开始上市,在2008年的作用并没有充分显露,到了2009年,朗逸的作用进一步迸发出来,销量节节上升,全年销售近15万辆,月均销量突破1.2万辆,成为主流车型,占据上海大众VW品牌60万辆销量的近25%,更为上海大众以72.9万辆的总销售成绩超过上海通用,重新夺回侠义乘用车销售冠军立下了汉马功劳。
进入2010年,朗逸的爆发力进一步现象,月销量平均接近2万辆,成为最主流车型,前9个月近18万辆,仅次于比亚迪的F3,从其发展后劲来看,有可能超越F3成为今年销量最高的轿车。
在桑塔纳、帕萨特等产品老化之后,朗逸的横空出世为上海大众增添了一个新的增长点,为公司争夺乘用车销售冠军保持了希望。
2010年8月16日,上海大众宣布朗逸2011版正式上市,开始在全国销售。朗逸2011版最大亮点是增加了4款1.4TSI车型,在外观、内饰、安全及功能配置等方面全面升级,价格区间为11.28万至16.28万。这样,朗逸有1.6L、2.0L和1.4TSI三个排量12款车型,产品更为丰富,1.4TSI车型的加入为其新添了“VW”味道。
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朗逸市场销量火爆的背后,是“大众扎实造车理念+日系车设计风格+宽敞内部空间+合理定价策略”的胜利,中国多数购车者不会去在意整车平台差异所带来的操控或驾乘方面的差异。绝大多数中国紧凑型轿车的买家需要的是一辆外观中庸或略时尚、内部空间充裕、价格合理、质量扎实的家用轿车,当然最好这辆车还有一个叫得响,有面子的品牌,其实不在乎技术多么尖端,百公里加速多快,因为这些在平时很少用到
。
除了朗逸之外,一汽大众的宝来9月也以1.7万辆的成绩跻身TOP10榜单,朗逸和宝来同时进入9月TOP10榜单,南北大众的这对姊妹车型也取代了几年前花冠和卡罗拉、悦动和伊兰特等组合霸占TOP10榜单的历史。实际上,朗逸和宝来这两款基于PQ34平台车型之所以能够超越速腾、明锐等PQ35平台轿车,也和中国市场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取向有关。如果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朗逸和宝来上市后,会获得如此高销量的原因了
。
上海大众的另一条路
国内合资企业基本上是将国外的产品拿到中国来,更多的是沦为组装工厂,谁能拿到好的产品,谁就能大卖。车型并不是很丰富(相对丰田)的大众面对中国两个庞大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时,也有点捉襟见肘了。可能是出于偏心(或许是一汽较为听话),奥迪、迈腾、速腾、高尔夫、CC等好产品都给了一汽大众,给上海大众真正留下的好产品可能也只有途观一款车了。
朗逸的成功使得上海大众的发展不仅仅依靠大众的“施舍”,而可以通过本身的努力赢得未来发展先机,这也算的上是合资企业的自主车型。在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神龙汽车、东风本田等合资企业纷纷进军开发自主品牌时,朗逸的出现为上海大众这个最老牌的合资企业在自主开发上填上一笔,没有给批评者留下“不作为”的把柄。
朗逸是上海大众的中德技术人员历时三年,既坚持德国大众的技术标准,又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最新成果。是上海大众推出的第一款全新自主设计和开发的量产车,也是德国大众全球产品战略中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而精心打造的一款全新产品,作为大众模块化战略新产品,其开发、设计水准都达到了国际水准。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副总裁、大众中国前任总裁兼CEO、上海大众副董事长范安德也称,从朗逸这款车上可以
看出,上海大众的研发能力至少领先其他竞争者十年的时间。
朗逸的成功进一步激发了上海大众本土化研发的信心,未来新帕萨特也是自身开发的结果,即使是引进的途观还是加长了轴距了,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也正是看见了上海大众的实力,大众也答应将更高级别的大众C级车拿到上海大众来,向一汽-大众的奥迪品牌考虑。
朗逸今年前9个月的销量(辆)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合计
19823 16289 22170 19487 19870 21538 18130 20227 20812 178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