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他跨国车企都因为中国的“电动车10年规划”而坐立不安时,戈恩的这句话“语惊四座”。据《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草案(也即“电动车10年规划”)规定,新建车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合资企业需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中方股比不得低于 51%。
《规划》的公布,使得不少跨国车企们担心,其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方面将无法保持像在传统汽车领域对技术和市场的双重优势。就在这些企业都踌躇不前或摇头叹息时,日产成了首个积极回应的跨国车企。
其实话说回来,戈恩的积极表态虽然让人吃惊,倒也展现了他的魄力与坦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汽车产业的进步,现今中国不可能像当年开放传统汽车市场一样开放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于发展电动车,政府不仅有国家产业规划,还有鼓励政策,不仅有数目繁多电动车企业,还有电动车“国家队”,全国各地对于发展新能源车所投入的热情与精力,前所未有。因此,跨国企业要想在这方面分得一杯羹,就不得不相应地割舍一部分技术与股权,想要得到越多,割舍就越大。
所谓合作才能共赢,共融才能共生,现今的中国早已不同往日,跨国巨头们与其戚戚然,不如坦荡荡,这方面,戈恩是较为明智的。当然,在他积极表态的背后,不无他对日产电动车技术的高度自信。据了解,日产即将在全球量产的LEAF不仅配备了先进的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车辆底盘,巡航里程可达160公里以上,可以基本满足城市消费者工作代步的需求。同时,LEAF的充电方式也非常便捷,通过快速充电器,只需30分钟即可充至80%的电量。在家充电时,使用200伏交流电,大约8小时可以使车辆充满。在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完善后,这样的技术使LEAF的量产成为可能。也因此,戈恩坚信2012年日产电动车的年销量可提升至50万辆。
其实,除了戈恩,新政面前整个日产都显得很淡定。据报道,日前东风有限总裁中村公泰表示,“公司正在等待中国政府最终确定其10年期计划,无论该计划最终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公司都会坚持在中国的技术共享。”
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国际巨头们都没有忽视中国电动车业务的理由。不止日产要积极布局,通用也不落人后,2011年第四季度将引入雪佛兰Volt增程型电动车。丰田也表示将重新引进改进后的外插充电式普锐斯,本田计划2012年在中国推出两款以上混合动力汽车,与此同时,想要做全球电动车引领者的大众更是没有闲着,朗逸电动车和高尔夫电动车将于2013年分别在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量产,途锐混合动力也将于2011年引入中国……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角逐正处于风雨欲来之势。
然而,在中国的政策壁垒前,这些企业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唯独日产,虽然承诺还没有兑现,但至少在态度上饮了回“头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