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生活电子商务的概念正在兴起,我身边的好几个创业者都在瞄准这个领域,更关键的是百度正在推动这个概念的落地。从直观的页面来看,很多人表示“和分类信息网站雷同”,认为“生活电子商务”是在炒冷饭。
我认为,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形式,而没有看到本质和背后的不同。正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我们只看“生活电子商务”和“分类信息”这两个名词,将定语去掉,两者分别的核心即是“电子商务”和“信息”,这也是两者本质的不同。
大家都知道Amazon对应的是Wal-Mart,它的第一目标是将超市开到互联网上。分类信息对应的是传统事物中的报纸分类广告或者DM传单,它的第一目标是信息的公布与聚合;而生活电子商务对应的是像婚嫁母婴、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圈”,它的第一目标促成生活消费,运用的手段是为人们提供优质生活导航服务,同时为商家提供立体的效果营销解决方案。如此对比,区别立显。
不同的目标带来了不同的操作模式。我们可以看一下有啊的生活平台,它提供的是从用户导入,到商户筛选,到用户与商户的需求对接、对比决策乃至优惠、团购等全流程的服务,信息展示是为交易服务的,核心还是电子商务。当然,与网络购物不同,它没有所谓C2C和B2C的模式,也不局限于交易环节在平台之内发生。顺便说一句,很多人思维已经被僵化了,觉得这就不是电子商务——什么是电子商务?就是用“电子”手段实现“商务”目的。
而在细节上,大家也可以自己去对比一下,差异真的极大。我简单公布一些对比结果:
1、分类信息门槛较低,以至于容易成为Spam的乐园和虚假信息的温床;有啊生活有较高的审核门槛,试图打造的是优质、权威的平台,用户不用担心真假和好坏,而是在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2、商户的入驻和信息提交,有些分类信息平台只免费15天,之后是收费的;而有啊的生活平台商户的入驻只需要提交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等,之后有啊工作人员会主动予以联系,为合格的商户提供认证服务,认证的商户有自己很完善的Mini官网,商户自身信息、优惠消息、团购的发布都是免费的。
3、分类信息在商户端的收费模式是统一收费,这很难考量是否值得投入,商户是在为信息展示付费。有啊生活采用的是PPC(Pay per Call)和PPD(Pay per Day)的效果推广模式。显然,PPC按照有效电话的营销模式,能更好、更准确地衡量ROI(投资回报率)。商户是在为营销效果付费。当然,也有一些分类信息平台在尝试PPC的方式。但区别在于,它为商户提供的仅仅是一个信息展示平台,没有团购、优惠券、用户评价等诸多电子商务周边服务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扩展性都不强,还谈不上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更像是一个广告平台。而有啊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有网上购物又有网上生活服务,打通了用户和商户之间的需求,打通了网民的生活消费圈,对用户价值的是非常大的。这种本质的差别,这就决定了两者间的形似而神不似。
4、分类信息网站流量的命脉是搜索引擎,对于百度来说,它做生活平台,背后是每天7亿次的检索支撑。从这点来讲,分类信息网站和生活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流量来源是一致的,而百度天然有优势获得这些用户,在为用户提供更好体验的同时,为流量赋予商业价值。
综上,生活电子商务与分类信息本质上就是两回事,虽然有一定形式上的可比性,但生活电子商务比分类信息要更全面和深入,对网民的影响会更直接和深远。当然,双方都在致力于人们生活的电子化而努力。而对于商户来说,对两者进行入驻互不冲突,关键是要将资源利用整合好。而在此,我也再次表达一点,电子商务不应拘泥形式,也不应拘泥模式,它应该百花齐放,为网民为商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