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房价不再重要


    说房价不再重要,是因为房价只是市场的表象,解决根本问题才最重要。

    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市场游戏规则。

    房价不是由开发商一方决定,也不是由消费者一方决定。房价是在一定的市场规则下,开发商和消费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规则改变,房价会跟着改变。在目前开发商和购房者总数众多、大体平稳的情况下,市场规则与房价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

    由此看来,房价过高,并不是开发商的错。市场规则制定者应对此深刻反思。

 

    目前的住宅市场没有一套成熟的、不打折扣被执行的市场规则。

    各地保障房、经适房建设制度五花八门,且朝令夕改。某地曾经放言保障房、经适房建设要达到商品房建设量的一半。此言一出,众开发商变脸。不过两年过去了,事实说明那不过是领导的一时冲动,大家也只是紧了一下神经。

    房地产金融政策时常含混不清。最高层面的政策总是过于“精炼”,需要专家解读。可笑的是,同一句话,不同的专家可以解读出完全相反的意思来。现在不是一字值千斤的甲骨文时代,如果不是怕讲错话,那就尽量把意思说的清楚些。

    政策被折扣执行成了常态。典型的就是2套房贷政策。为了楼市热起来,上面对下面2套房贷政策的放宽默许,当房价过高、社会要求收紧2套房贷政策时,上面的政策又好象从来没有改变过。

    房市政策过于短见,眼前利益决定一切。没有人对政策执行后,未来产生的问题负责。

    在这些混乱的、短视的市场规则下,楼市注定没有清晰、理性、符合社会长远利益的脉络。

 

    理想的市场规则是什么?

    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优先。问题的根源是,当届政府如何不透支下届政府、甚至后代的钱。

    不被政治化的、贴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保障房、经适房建设制度。保障房、经适房建设计划要严肃(09年是太不严肃)。

    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政策风险无疑是现在房地产开发的最大风险。政府有责任尽量减少开发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它们能制定健康的经营发展战略。GDP的评价周期要延长,不要仅仅为了下一年、下一个季度、甚至下一个月的增长率而急不可耐地调整政策。

    公平的优胜劣汰、市场退出机制。开发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要有生有灭。市场不会因为有破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而萎缩。优胜劣汰,好的企业要不断壮大,投机心态重、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被逐渐驱逐出市场。去年有些地方政府让地王缓交土地出让金、延缓开发进度的做法,对其他开发企业而言,是不公平的做法。

    规则要绝对执行。执行政策打折扣、模糊调整等做法要不得。也许这些做法理论上行得通,实际上都会被眼前利益利用,更不好的是,它破坏了政策的严肃性、公信力,实际结果是,100%弊远远大于利。如果发现规则有误,就应立即调整,而不是模糊执行。所有的“特例”,都不能成为借口。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市场规则的制定,不能再是摸着石头过河。政策制定要跳出局部利益限制,站在一定的高度下进行。成熟的住房保障体系,系统、公平、相对稳定的商品房市场规则,将使政府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插手,少背许多骂名。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