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当代中国社会所经历的现代化转型,其现实基础与具体承载就在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兴起和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现代化中的社会各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到底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带来的深刻改造与创造。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社会存在与生存方式,打破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宗法人伦秩序;个体主体意识的自觉和旧有价值结构的消融,使宗法与政治紧密结合并高度统治社会生活的格局被迅速瓦解;公共生活逐渐从私人生活中分离出来,公民权利随着公民身份与意识的唤醒,逐渐增强。另一方面,这种公共生活以及每个人公民权利的正确行使与保护,有赖于公民意识从而有赖于公民教育。因此,市场经济也好、民主政治也罢,二者的健康发展都内在地需要公民教育作为支撑,这就相应地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提出了客观要求——必须将公民意识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充分的公民教育也只有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市场经济孕育了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它为独立人格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空间,这也是当代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可能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为道德教育培养出一代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形成这种人格各种内在道德属性诸如自主、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品质,提供了它的选择的可能。”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凸显出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中国“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作为公民的公共生活经验,其行为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社会公共行为,或者换句话说,现代人的生活和行为越来越具有社会公共意义。在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中,政治生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而公民教育就是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培养受过教育的公众,即培养理性的、自由的、有德性的公民群体,并促使公民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履行公共义务,为了公民社会的构建促进社会的公共善。
总之,从根本上看,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直接参与者,也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主体,一个国家整体的公民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所进行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所能达到的进程。因此,加强公民教育表达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对当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正如檀传宝所说:“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由于和谐社会建设对于社会公平、正义或者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迫切追求,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合理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理性的公民素养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教育理所当然的重要任务。”
注重公民教育,关注公民权利诉求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