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张互联网全景细节地图


我们需要一张互联网全景细节地图

文/梅涛 

    2009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既令人激动,又充满矛盾与困惑。

  截止2009年年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3.84亿,年增长率接近30%,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球第一的互联网大国。

  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人民网、新华网与网民的零距离接触掀起了电子政务的新高潮,随着国家网络电视台的推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网站纷纷提速。

  各大商业网站成功地度过了全球金融海啸带来的严冬,业绩增长颇为喜人。视频网站经过数年的摸索,终于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SNS、微博等新的互联网应用也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加大了投入,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喜人态势。

  与上述令人激动的进步相伴的则是一些成长的烦恼:青少年深陷“网瘾”令家长们不惜将孩子送进集中营一般的“戒网中心”;网络民意在促成“躲猫猫”、“邓玉娇”之类事件圆满解决和挖出“周至尊”之类贪官的同时,也制造了“艾滋女”一类的网络伤害案;地方政府在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同时,也粗暴地动用了针对网民的“跨省追捕”;数小时内迅速走红的“贾君鹏”和“奥巴马女郎”引出了有关“10万水军”和“网络黑社会”的传说;网络扫黄风暴的深入进行使多数网站都登上了整改名单。

  面对上述种种矛盾的状况,人们不禁发问:“到底哪个才是中国互联网的主流?”

  要回答这个问题,依靠专家们已有的经验恐怕不行,在网上挂几份问卷或者选取几千甚至上万个线下的样本进行电话调查恐怕也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互联网世界如同一片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我们要想详细地了解雨林中有什么物种、生态环境如何以及这片雨林对周边具有怎样的影响,绝不能仅靠砍伐几棵树木、捉几只昆虫的方式来寻找答案。

  最为有效的方法应该是绘制一张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全景细节地图。近日由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机构万瑞数据和清华大学清华-日经传媒研究所联合推出的《鼠标下的2009——2009年中国网民关注热点研究》报告可以说是一次类似的积极尝试——《鼠标下的2009》是一份以全景海量细节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报告,报告对2009年中国网民关注的国际、国内大事、行业热点事件、人物、企业以及产品进行了系统的大盘点。报告所采用的基础数据来自新浪、搜狐、网易、天涯、凤凰网、央视网、中华网、Tom网、MSN中文网、和讯网、IT168、易车网、酷6网等近百家国内大中型门户网站和垂直行业网站。通过这近百家大中型网站,报告的数据来源覆盖了超过3亿的互联网用户,报告结果是从3亿多网民超过5400多亿次上网浏览的细节行为数据中产生的。报告所反映的是海量互联网用户的自然浏览细节行为和趋势。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纯数字化和互动性特征的虚拟平台,这一特征意味着我们有可能使用特定的技术方法、以可控的成本实现对海量网民的细节行为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从这个角度看,《鼠标下的2009》研究报告在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研究历史上将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意义。

  作为全景、细节化互联网研究的首次尝试,《鼠标下的2009》研究报告更多的是向人们展现2009年中国网民的关注热点和浏览资讯的偏好,细节化的数据多于结论。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够从这份报告中发现,超过3亿的网民群体已经成为一个能够代表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群体样本——网民不是“异教徒”;其次,本次报告基础数据来源所覆盖近百家大中型网站和众多传统媒体一样,扮演着传播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资讯的重要角色——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因此,“另类”这个标签既不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特征,也不是互联网媒体的主要特征。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