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丽娜 来源:中国侨网
此次赴京参加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本想借机看望季老,不料,7月11日下午,忽接好友短信:“娜姐,惊闻季老今晨逝去,恳请你不要太过于悲伤,谨致悼念与祈愿。”我置身机场,极是意外,上次登门看望,季老分明思维敏捷,神采奕奕呵,那谈笑风生的神态,犹在眼前,惶惑之中,又接到友人电话,证实季羡林老人家确实走了,婉言劝我千万不要悲伤……听得我悲从心来,不觉泪流满面。
当我到达北京,已是灯火满城。我六神无主地给季老儿子季承打去电话,告知要到北大追悼先生。翌日清晨,我匆忙奔赴花店采购,许是来得太早,皆未开门。我对出租司机说,无论如何,拜托帮我找到一家开门花店,要去悼念季老。司机说是知道此事,报纸、电视、电台、网站都有消息发布。终于,如愿找到。花店小姐闻言买花是去北大悼念季老,十分乐意关照,告诉说,昨天也有人来买花悼念季老。很快,她帮忙选好最是可心的鲜花。我匆匆上车而去,途中,收到了北京大学毕业的岳建一老师发来文字,挽季老先生:作正气人,公高蹈不舍,问青史布衣有几?乃成仁者,师博纳无穷,答当今陋世不配!
我感悟其中深意,望向窗外,街景凄然看不同,再又泪下。
季老是从贫寒农家走向学者生涯的,历尽晚清、中华民国再到新中国,以坚忍不拔和非凡睿智,仁厚而执著地走完“毕生认真,饱尝苦头”的一生,算来已是98高龄,堪称湛然而逝,去得其所,真正以“民胞物与”的情怀和“知化穷神”的境界,延续了中国传统的一脉精华,而我,深切感受到的更有季老的慈爱和殷殷关怀。
来到北京大学,只见季老灵堂外面,长队蜿蜒,人们自发前来悼念,无不面容哀戚,神色肃然。我深知该校师生怎样地敬爱着季老。随着悼念队伍,我步入灵堂。灵堂正中,悬有黑色横幅,上书“沉痛悼念季羡林先生”。横幅之下便是季老遗像。这是季老几十年前旧照,身着蓝中山装,戴着灰色绒线帽子,慈眉善目,面带微笑,精神矍铄。我深深望着遗像,感怀往事,历历在目……
人生迷惘之际的指明灯
记得那是2000年9月,我和刘卓勤院长赴京,由著名出版家戴文保先生引领,为季老作保健医疗。
其时,正值我精神处于低谷,一再绝望,甚至有过永诀人世的念头。我刚在客厅的沙发坐好,季老珍爱的白猫便跃入怀中撒娇,咪咪叫着。季老的秘书李先生笑道:我在这里这么多年了,它都没有和我友好过。小史一进来,就跳进怀里撒娇。可见,它和你有缘呀!季老闻言,点头,和蔼地看着我,亲切地问长问短。我端坐对面沙发上,聆听季老谆谆教诲,感悟,体会,请教。季老有问必答,循循善诱,特别和蔼可亲,使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真挚、真义、大爱、大美的真切,极受感动。作为举世敬重的大学者,如此肝胆照人,使我亲验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希望。我永远不会忘记,告别季老时,我的精神已是焕然一新!我永远深深感激季老。
为中华传统文化丛书题词
自20世纪80年代始,季老便执著提出中国文化复兴的卓见和论述,并且艰辛地工作着。季老毕其一生,将“士志于道”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发扬光大,诚如孟子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05年,我们策划的合一文库推出“中华名典读图系列丛书”:《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列子》、《孙子兵法》、《淮南子》。出版之前,我请季老为之题词,季老看完样书,欣然命笔:合一文库:中华文化精华名典系列读图丛书。
捧着季老亲笔题词,我们感动不已,深受鼓舞。2005年5月,该套丛书由南方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后来,我去看望季老,呈上该套丛书,季老非常开心,一再予以鼓励。
为生态保护鼓与呼
2006年12月28日,我发起成立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会。2007年1月28日,该会加入“合一文化联盟”,我斗胆请季老作为该联盟的首席顾问,季老欣然同意。同时,我也邀请了戴文保先生为顾问。
2007年春节期间,我专程赴京,到301医院探望季老,向季先生汇报了“合一文化”事业及海南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最新进展,戴文保先生当时也在医院。在我的要求下,两位老先生欣然与我合影留念。
为了抢救、保护海南本土文化,我邀请了中国著名编辑、摄影专家、人文学者岳建一先生,海南大学毕研韬教授等专家,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18日,走遍海南省18个市县,步入70多个村庄,拍摄万余珍贵原生态人文资料,拟出版图文并茂的《海南原生态村镇探胜》大型画册。于是,我再次邀请季老作为该画册编委会的名誉主任,并请先生为画册题词。季老欣然同意,热忱支持,并于2007年4月9日,寄来亲笔题词:
珍护人文生态——为合一文库题
遗憾的是,季老未能看到该画册的出版就驾鹤西去了。
值得欣慰的是,该画册内容充实,设计极其精美,经过艰苦努力和浩繁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年底即可告竣。我深切知晓,该画册以图以文之形式,内容涵盖之全面、丰富,保护乃至抢救地域文化意义之深远,前所未有,出版之时,可以告慰季老在天英灵。
此时,我不禁想起季老追悼会上那幅高高悬挂的挽联,上联:文望起齐鲁通华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下联:德誉贻天地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大名性存淡泊归未名。
季老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