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支柱产业?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昨日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说,房价高涨带来了社会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但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

我不懂经济,但我觉得这位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似乎比我更不懂经济,真不知道这个国家级部门总经济师的头衔是怎么混来的。姚总经济师的主要理由和依据是,汽车、房地产的关联度高。汽车关联100多个行业;房地产上游可以拉动钢铁、水泥,还可以一直拉动到家用电器,甚至纺织业也被它拉动了。家里新买一个房子,要换一个电视,窗帘也要换新的。

关联度高就应该作为支柱产业吗?汽车、房地产业都是由于人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所有的产业、消费行为都是由人引发的,按照姚总经济师的理论,人的关联度最高,那首先就要把生育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那中国的所有产业都应该是全世界最发达的,中国的经济早就应该超日赶美了。如果说关联度最高的产业,应该算是农业吧,每个人每天都要消耗一定量的粮食,它可以拉动包括物流、食品加工、产品包装、生物能源、农机生产、钢铁、水泥和第三产业等等几乎所有行业;金融业也是关联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业。如果关联度高就要作为支柱产业,姚总经济师怎么就忘了把这些关联度最高的行业列入支柱产业呢?

全世界有多少国家把汽车、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呢?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曾经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如今,美国、日本已经逐步放弃汽车作为支柱产业,他们的支柱产业已经逐渐转移到金融业、高新技术、数字产品、网络科技、动漫等方面。目前,世界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竞争也异常激烈,我国的汽车只是处在起步阶段,材料、技术、质量、性能、品牌等方面与世界汽车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出口竞争力不强,国内一方面消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交通设施(特别是城市交通)还比较落后,不可能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同时,由于房地产区别于一般商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来开发。也许,在姚总经济师看来,世界上就只有中国的汽车、房地产的产业关联度高,别的国家汽车、房地产业就是孤立的或者关联度很低。所以,中国一定要把汽车、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

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现实吗?住房和粮食、水、电等都是最具刚性需求的东西,是民生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住房在中国并不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因为它只是土地的附着物,它依赖于土地,不能单独出售,也不能带走,中国的土地有限,何况土地是国家所有,消费者购买住房只是用天价购买了该房子几十年的使用权,而且随时会被拆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如果要把房地产当做支柱产业,那就必须有足够的土地提供开发,国民必须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消费,而这在中国是不可持续也是不现实的。况且正像有位评论家说的那样,中国的房地产业既没有创新价值,又没有科技含量,除了像黑洞一样榨干民众几代人的血汗之外,就是在滋生腐败、制造泡沫、积累金融风险。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已经沦为政绩的舞台、投机的赌场了。房地产泡沫是引爆经济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福布斯》把中国房地产列为世界第二大泡沫,美国《新闻周刊》也把中国将因房产泡沫破裂而陷入经济崩溃置于该刊“2010年十大世界预测的第二位。这样的产业已经高度畸形、病变和异化,把它当做支柱产业,无疑在牺牲民生,甚至会把中国的经济导向崩溃。

汽车、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不能动摇吗?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支柱产业都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支柱产业,落后产业会被先进产业取代,传统产业会被新兴产业取代,原有的支柱产业会被更有潜力、更富活力、更高效率的新型支柱产业取代,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如钢铁曾分别是美国、日本的支柱产业,其后分别被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数字化产业取代。可我们这位姚总经济师却声称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的重要支柱一点也不能动摇,这既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也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更不符合中国产业发展的要求。自从政府对住房强制实行市场化以来,总有一些机构、团体、地方政府以及专家、学者、官员,出于利益、政绩、地方的考虑,对房地产和开发商眉来眼去情定终生,几乎到了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地步,姚总经济师应该也是既得利益者,才会得出这样荒谬的结论,并在国家调控房价、挤压房地产泡沫的时候公然站出来跟中央唱对台戏吧。

我们的国民经济需要怎样的支柱产业?汽车、房地产承担不起我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重任,哪些产业才能作为我国目前、直至将来的支柱产业呢?一是与高科技捆绑的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产品开发制造业;二是网络科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讯网络、卫星通讯网络等都是发展的重点;三是生物工程和基因产业,这是关系人类健康、繁衍和生存的新兴产业;四是新能源产业,这是有效应对未来能源危机的法宝;五是新材料寻找和研发,这是人类科技再上新台阶的基础;六是光电科技产业,要真正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必须发展这一产业;七是太空产业,我国要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破解宇宙之谜,占领太空竞争的制高点,掌握太空经济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这一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