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连云港花果山渔湾风景区东侧山涧,出现2000平米豪华别墅大院,主人是连云港政法委副书记孙灿。网友质疑,在连云港这个经济欠发达市,一个政法委副书记大肆圈地建别墅,实在太张狂。但景区所在地的村官则称,孙家圈地建别墅手续齐全。据悉,连云港市纪委已介入调查。
这个事情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媒体报道所显现的也是一种惊讶的口吻。的确,堂堂政法委官员,知法犯法,令人震惊。非农户口者不得在农村圈地建住宅是一个基本法律常识,官员公然在景区建别墅,莫说违反了法律,恐怕连其收入的合法性也会罩上一层异样色彩。
不过,对于“官员在风景区建别墅”这样惹眼的标题,我的感觉是,它其实算不得什么新闻。所谓新闻,首先强调的是一个“新”字。那么,官员在景区建别墅有新意吗?
首先看一下已经报道出来的相关事件吧。如果大家记忆力不是太坏,想必还记得去年2月份曾闹得沸沸扬扬的“郑州国土局官员违规建设11栋联体别墅”事件。该事件被查处后不久,媒体接着又曝出了“信阳政府官员在景区建‘紫荆花苑’别墅”的消息。看看,在景区建别墅不仅是老板们的时尚,官员们显然也不甘落伍。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梳理一下过往的腐败案件,你会发现,许多落马官员的背后,都会有一栋或数栋豪华别墅。既然是别墅,当然只能建在景区或郊外的乡村。几乎可以肯定,在尚未被揪出来的腐败案件中,还存在着一栋栋座落于风景名胜区的豪华别墅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其实,除了官员们的单体别墅与联体别墅,还有不少机关单位的“集体别墅”以“培训中心”的名义深藏于名山大川之中。三年前被中纪委等部委通报的“山西粮神殿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根据通报可发现,一些机关单位的所谓培训中心逐渐远离了“培训”的本意,成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不挂星”度假宾馆。近两年,我在外出旅游途中,就在景区发现了不少此类“培训中心”。我想,此类“集体别墅”的危害恐怕更大。
综上所述,官员在景区建别墅早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媒体也报道过不少,无需大惊小怪。然而正因为它不是新闻,才显得尤其令人不安。它实际上在告诉人们,这样的事件居然还是层出不穷,居然能屡屡登上媒体的版面。那么谁需要检讨呢?无疑是始终表现得很被动的监管行动与监管制度。如文章开头所述,事件被曝光后,“连云港市纪委已介入调查”——其实,这种“发现一起才处理一起”监管用语,在新闻报道中极为常见。
多么希望,这些司空见惯的违纪违法案件,在媒体报道之前,有关部门就已经事先介入了,而那些“官员在景区建别墅”之类的事情因为事先介入与严格监控,从此不再成为新闻而出现于报端。
官员在景区建别墅不是新闻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