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的黔驴技穷与中国的考虑


2009年12月31日,曾获得过2008年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不顾主流经济学界普遍认同的自由贸易,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赞成用保护主义来解决美国就业不足的问题。克鲁格曼2009年10月23日曾在《纽约时报》撰文批评中国的货币政策,认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助长美国房市泡沫;中国的货币政策使中国从其他国家攫取了原本不足的需求,损害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2010年1月5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出题为“克鲁格曼: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吧”的文章,称在美国如何应对中国贸易顺差的讨论中出现一种越来越怨愤的情绪。综合上述一些材料,表明克鲁格曼已经黔驴技穷。

按照克鲁格曼的说法,旁人可能都会认为中国从未调整过汇率,但实际在过去几年,人民币一直在升值并且涨幅达到了21%,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出口已经收到影响,据相关报道当时东南沿海有6.7万家企业倒闭。中国市场研究集团总经理肖恩·雷因曾在《福布斯》网站撰文指出:克鲁格曼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人民币升值将冲击中国经济,随之则会损害美国出口,对世界经济复苏不利。从美国消费者的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是“中国制造”产品的价格抬升,这对正饱受高失业率之苦的美国人来说将是雪上加霜。

假若美国真的对华发起大规模贸易战,对于经济仍需要依赖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中国来说,所受到的冲击超过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中国政府应对美国贸易战的最大杀手锏是大量抛售所持美国国债,可能会让美元兑其他货币贬值,但反而有助于提升美国的竞争力和就业。极有可能美元贬值到一定程度后美国与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也有可能美元刹不住车大幅贬值后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由于中国对美贸易依然存在大量顺差,中美两国相互进行贸易报复,最终吃亏的是中国。应警惕的是,假如欧盟等其他存在对华贸易逆差的经济体也随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战,那么被抬举为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最大赢家的中国会沦为2010年的全球最大输家。假如中国真被美国挑起的贸易战逼入绝境,被迫对美实施“超限战”,即把贸易战的范围扩大到贸易领域之外,中国将对偏重于中国国内市场的美资企业下狠手,美国经济短期而言复苏和增长停止,长期而言美国经济将陷入进一步衰退。

其实克鲁格曼和美国其他主张打贸易战的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增长和复苏乏力已经束手无策,这表明美国经济学家们找不到美国经济再次起飞的新经济发动机,只好鼓捣打贸易战。美国经济学家们年年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美国却经常发生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原因在于预言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的发生而不是如何防止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发生,从这一点上来看,美国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种种假设模型离实际有一定距离。

其实,2010年在这个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危机时代,经济学家应该考虑技术专家。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才是未来经济的新引擎。打贸易战只是发展经济的“挠挠痒”,新的战略新兴产业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中国应集中精力短期内攻克一两个关键点,谋划快速发展一两个世界领先的产业链才是当务之急。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的领先是一个大国图谋真正崛起果断出手的一张好牌。

 

克鲁格曼的黔驴技穷与中国的考虑 - 经济学家邱仰林 - 经济学家邱仰林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