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天津读书时,特别喜欢天津的泥人张,虽然绝大多数都是无名氏的民间艺术家作品,但无论是反映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还是宫庭的王候将相都是惟妙惟肖,非常逼真,特别是反映天津街头营生的小人物,其风采神韵就像活的一样,无奈读书时囊中羞涩,只能在玻璃柜外面舔口水,心里暗念以后工作挣钱了一定要回来买一个,没想到一别十余年竟然一直没机会回去,今天再次见到泥人张的作品,仿佛可以看见草根艺术家不计功利、专注如一的眼神,内心的波动怎能不被平息呢。
后又看了茅于轼的博客,了解到茅虽出自书香门弟,但却出自从火车司机,成长为经济学家经历了很多坎坷,特别是文革受尽折磨,46岁才开始学习经济学,却成为全国闻名、著作等身的经济学家,并自发组织农村小额贷款,对他以前的偏见顿消。特别是他《和谐社会的切身体会》的博文,让人体会到一个文明国度的司机及路边老人不计得失的淡泊之心境,无意间自已也被感化了。
也许中国太想强大了,国民现在都急功近利,整个社会似乎正处于一个巨大的洪流当中,有的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真要做到老子的虚作静笃真的很难,有时经常接触一些沉淀下来的文化,也许是一种静心养生的好办法。
当你心浮气躁时,不要强迫自已安静下来,那只是自欺欺人,多看看岁月留下的痕迹,看看长者的作品,心里自然就平静了,就像船驶出了惊涛拍岸的港湾,你会发现真正的深海是那样的平静。